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智慧城市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2011-10-31 10:27 文汇报

导读:智慧城市的提出,被视作应对全球城市发展中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的一种方式,经过“智慧升级”的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题记

“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上海“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想完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智慧升级”,前期规划之繁复自不待言。

为使智慧城市的规划更具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成课题组,深究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功能作用,寻找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路径、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共赢的方式、优化政府管理的思路,以及惠及群众的方式。

智慧城市的提出,被视作应对全球城市发展中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的一种方式,经过“智慧升级”的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城市不仅要满足人的一般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求知、求乐、求富、求安的整体性需求。

因此,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呼应社会对智慧城市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诉求,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与城市的全面感知互动,不断提升市民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提高市民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中的参与度,增加市民的幸福感,真正让市民共享智慧城市的成果。

不光是技术升级,也是整合发展

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演进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交汇,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市政协认为,在现实中,智慧城市的提出应该是用来应对全球城市发展面临着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重大问题,最终实现城市的智慧型、可持续发展。

国际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创新知识基金会于2010年公布的“智慧城市愿景”研究报告列出了5项智慧城市的基本要素,除了信息移动、智慧交通系统等技术层面的要素外,还把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智慧经济及可持续生活、可持续环境等列入其中,超越了原来对智慧城市技术层面的理解。

市政协认为,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应充分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从技术、产业层面提升到思想、战略层面。上海建设智慧城市不应是单一的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也不应是单一的信息技术以及工业和信息化的衔接,而是着眼于城市整体的科学发展,在信息技术深化应用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追求经济更具效益、工作更具效率、系统更具效应、社会更显效果等综合作用的发挥。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在现有基础上、现有模式上、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工程,而是一个城市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为了确保城市系统再造能够真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应以城市价值取向和城市人文精神为引领,打造新的发展模式。

在理念方面,应体现“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系统效应和社会效果并重”的价值取向和“生机勃发、生活宜居”的人文精神;在规划方面,应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按照网络化、节点式模式进行设计,而不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扩展;在建设方面,要改变以城市光网、无线接入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模式,重点推进城市感知系统的建立、城市运营海量信息的捕捉和处理、信息决策系统等软性基础设施,防止在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环境下出现软技术短板的尴尬;在体制方面,要冲破部门利益格局,破除阻碍城市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变革和构建城市的法治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不是短期工程,是长期投入

市政协认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再造工程,而是要成为上海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推进城市进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新路径,成为支撑上海经济产业转型的新动力。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应研究如何将智慧融入到产业的发展中。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带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大力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交通、物流、医疗、建筑、环境、社区、家庭等方面的深化应用也可催生出一大批新行业和新业态。应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按照智慧、创意的要求进行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智慧化、创意化、知识化和人性化,大幅提升产业的附加值,满足上海产业转型的要求,为促进后工业阶段的上海发展服务。

韩国U-City规划将智慧城市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采取阶段性的发展。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在不同阶段选择能够短期形成突破的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发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第一阶段可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第二阶段可以城市感知系统建立为重点,第三阶段可以城市海量信息处理为重点,第四阶段可以支撑科学化决策为重点。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内涵还会不断扩充丰富,具有多样性、开放性、长远性、可扩容性的特征,也需要分阶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不是单打独斗,是协同发展

为了促进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相互交流和协同发展,欧盟于2010年推出了“Fireball协同行动”计划,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欧洲城市开放性创新网络,共享智慧城市的资源、信息、经验及模式。市政协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局限在上海自身,应立足长三角城市群加快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以市场为纽带,在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间形成互联互通和互有需求的共生性关系,打破现有行政体制下的城市间资源配置相互割裂的制度性缺陷和瓶颈,实现产业在区域内按要素有序分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并在战略层面上实现长三角区域内社会、文化等建设的一体化和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面向长三角,上海应充分把握当前众多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重要方向的契机,通过和长三角城市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上形成共识,在建设过程中进行联动,进一步放大智慧城市建设效应。上海在特大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可以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向长三角各城市介绍;长三角其他城市一些好的做法,上海也可以借助智慧城市的平台积极吸收和应用。同时,上海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建设中,要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留有充分的接口,在数据和技术标准、政务信息共享、法律法规、重点行政管理领域等方面率先实现对接。

市政协建议充分利用浦东新区的良好基础,确定示范样板重点聚焦,推动浦东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先行先试,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新模式和成功的经验,以智慧城区带动智慧城市建设。

政府应带头打破信息孤岛

市政协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政府应承担重要职责。

市政协建议,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研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和详细程度,推动政府制定信息公开计划,鼓励社会和广大市民充分运用政府公开信息和数据,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借此破除部门利益分割,推动政府管理的公正和透明。

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已经推出了1600个网上服务及300个移动服务,建成了高度整合的全天候电子政府服务窗口,规划理念从“政府为你服务”向“政府与你在一起”演进,目的是加强民众与企业参与度,进一步向整合、无缝连接及移动政府发展。

市政协认为,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学习新加坡经验,打破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的现象。不仅要防止再去新建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平台,而且要推动原先孤立的政府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城市管理平台。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共享,促进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升政府对应急事务的处置能力。

同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链接 各国的智慧贴士

■新加坡——智慧医疗

新加坡通过向公众提供个性化医疗方案,推进智慧医疗。该国制定了3方面计划:健康信息交换计划,制定保健服务者间信息与数据交换的标准、数据隐私及保密的标准及相关做法,打造无缝信息交换;保健连接整合计划,将不同的保健价值链部门系统相连接;生物医药研究向保健服务技术转化,促进生物医药科学发现与临床方案的相互转化。

■瑞典——智慧交通

斯德哥尔摩开发并应用了智能收费系统,便捷地通过收费杠杆调控不同时段道路车流量以缓解交通压力。在全市18条进城收费站装摄像头,自动读取过往车辆牌照,车牌号码以及通行时间等信息,并及时地传送到相关部门数据库,通过互联网或银行收取拥堵费并与信用账户挂钩。

■德国——智慧能源

哈尔茨应用太阳能和风能预测系统,协调分散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与抽水蓄能式水电站,智能化运营和管理电力系统的智慧电网。

■巴西——智慧公共安全

里约热内卢正在建设公共信息管理中心,中心互联和整合城市各政府部门及各公共部门的信息,24小时应对城市安全及各类突发事件。该中心首次将危机管理的流程整合进系统,并收集反馈,以供未来参考。同时,中心应用高分辨率气候预测及水文模型系统(PMAR),收集各类地理、历史及雷达信息,提前48个小时对暴雨进行预测;同时从城市不同系统进行实时视频信息收集、监测和分析,防患城市各类相关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