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4月25-27日,2012(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暨2012中国(北京)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举办了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高峰论坛,行业专家、名企业代表,众精英集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物联传媒作为本届大会独家合作媒将全程报道。
4月25-27日,2012(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暨2012中国(北京)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举办了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高峰论坛,行业专家、名企业代表,众精英集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CEO 马健给大家分析了欧盟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实际案例。
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现场 (摄影/物联网世界记者)
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无锡智感星际科技有限公司CEO 马健(摄影/物联网世界记者)
以下是文字实录:
马健: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早上好。
我的题目做了一点小的更改,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开放创新的角度来谈一谈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考。在这里当然也会介绍一下欧盟智慧城市的一个案例,更详细在另外一个论坛比较晚点的时候,比较全面的讲。
智慧城市有很多,关于政务、民生很多,物联网在这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有人说智慧城市跟物联网联系秘密相连,智慧城市可能是物联网最大范围的应用。包括环境、安全、政务、经济、农业、楼宇、企业等等,非常多。与民生、校园、医疗、家庭等等都有关。但是现在中国城市,在物联网的应用里最火热的一个非常大的领域,有大量的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在一个特定领域。传统智慧城市的项目和示范工程也好,一般都是在短期内都有一个目标,在短期内要完成具体的功能,比如说智能交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等,有多少停车场,有多少摄像头,完成一个特定目标,然后就进行投入,在一个时间内要实现,然后就实现了,就可以应用了。这是一般的所有的智慧城市都是这样做的。而且各自城市各自展开,即使是同样一个领域,智能交通也是自己展开,他们的方案完全不一样。也可以相互的复制。
这些领域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东西过去都有,进一步的扩展,这种重复投资,我觉得是急功近利,有些是重复投资。所谓智慧城市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又要有示范效应,可以复制。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可复制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典型。智慧城市如果要进一步的往前发展,如何用教育思维,如何让产业化,如何规模化,可复制的,最后成为大众化的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企业也好,如果能够大规模的发展,首先要应用驱动,只有应用,有了用户需求,所有的都基于用户的需求才能驱动大的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创新,创新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创新的开发者人才。最终智慧城市要为人民很好的生活,另外增进就业,这是真正的智慧城市最终的目的。
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或者说应用示范基本上是某一个行业,比如说交通,交通我使用的是传感网,拉各地方使用的是FRID,另外一个城市使用的是摄像头摄像,也有可能使用混合的等等,但是这些其实很多,即使是同样的,传感网更别提了,更不一样。很多都是封闭的,只有自己使用。这不可避免的,政府重复的投资。
再者来讲,这些示范工程一般是行业和政府来投资的,一般都很大,一般都是一个系统集中商,基本上把这个东西全包了,或者联合几家全包了,从硬件设计到应用开发,这个系统肯定是他自己设计的完全私有的系统,无法对外开放,无法第三方可以介入,这是现在示范工程典型的特点。这也反映了物联网现在的挑战。因为物联网刚才说了,智慧城市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归纳为物联网的应用,其实物联网碎片化的应用,很多很多,技术要非常之多。现在物联网概念混淆,没有统一的实施方式,造成这些产品也好,应用解决方案也好,无法互联互通。
示范工程是为了引领这个产业的发展,现在这些示范工程缺乏开放性,不可复制,很难扩展,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一个示范工程,典型的封闭的内部尝试。
当然现在也存在严重的行业地区的壁垒。再者,物联网应用开发商,现在说应用开发商,其实物联网没有应用开发商,现在如果要有的话,因为它严重的依赖于设备提供商,严重依赖于网络提供商,所以他如果是一个应用开发商,造成他巨大的成本,如果要应用,就从底到上一直做,要做设备,做网络,造成研究的实验成本非常高。所以应用开发商门槛非常之高。不像移动互联网有平台,甚至有应用商店,我就在这做开发,那么我一切都有了,应用商店帮我销售了。只要你应用是创新的,是好的,是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那么它就成功了。但是在物联网这里没有。也就是说如果物联网真的向未来发展的话,缺乏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现在的物联网发展没有商业模式,都是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投入。现在的商业模式,拿政府的钱做项目,这就是商业模式。
这不是用户需求的推动,难以推动物联网的规模化的发展。现在回到智慧城市的主题,在欧盟有一个智慧Santander,Santander是一个西班牙城市,一个智慧城市。这个城市铺设了一切相应的基础设施。是提供给欧洲的研究实验,让开发者在这里开发、实验,验证这些应用。是一种产业的促进孵化器。你这个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大学,你把这些方案到上面去开发,有一定开发的API,你不用再铺设这些网络和传感器了,如果要有,除了这个之外你可以加在上面。大量省去了开发的时间和成本。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方式。
Santander是一个海滨城市,在街道路上和街区上布设了相应的网络和传感器,有各种各样的通信形式,也有各种各样的传感系。现在已经有一些科研在这里部署了。
首先它有哪些地方的布设呢?比如在红的这里,是一条大街,在所有的电线杆子上都装了传感节点,有多种的,有空气湿度、温度,还有气体的,声音的传感器,也有视频头传感器。还有在街面楼宇上有布设了传感器,还有在地上地埋的传感器。还有一些公园绿地灌溉优化,通过天气的情况,通过传感器自动实现。
还有街道的照明,在传感器有光感传感器,有自动变化的照明。
还有垃圾管理,因为在欧洲的城市,在某一个楼群中有一些地方有垃圾筒,垃圾筒怎么管理。
还有现在也在做的关于增强现实的,有旅游传感器,给一些单位创新的东西,增加现实,就是又不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我用虚拟的东西,玩游戏,或者进入什么场馆,但都是虚拟的。这个所谓增加现实,又是虚拟的,又是实时的,如果屏幕的话我可以直接看到那个东西,但是又有一些虚拟的东西。实时的和虚拟的相互互动的。解释一下,有一些虚拟现实,增加现实及我们公司也在做,比如在旅游,我拿着东西对着某个东西一照,它的建筑信息,你的东西我都知道,甚至在圆明园,我一看看到的是圆明园现在的状况,在另外一层还有它的过去,它过去的辉煌。也许我这么一看,可能给我一段,就这点过去发生的视频,但是这点又跟实物相关的。
还有一点是开放,我今天想讲的重要的问题,我们如何扩大开发者团体,真正把这个设备和应用开发相互联系起来。其实物联网发展混乱,导向也很混乱,中国的瓶颈在哪呢?高端传感器。看这个图,上面是传感器,传感器有多少种呢?成百上千,即使温度传感器,有室外的,有为大空气的,有为身体的,有为仪器的,很多种。如果国家来养,这么导向的话,我们要突破某个传感器,你想想我们要突破多少?昨天论坛也都提到,移动终端平台很好,真的和大众能够连接在一起,因为它既是传感器,是通信,又是到云上的一个终端,而且它可以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感知信息,同时可以感知人。所谓感知人,增加另外一个传感。现在的实验和示范平台,传统示范工程不可复制,不开发。应用开发平台,没有像案桌和微软这样的开发平台。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如何把设备和应用开发者联系起来,这需要应用开发的平台,需要一个实验的平台,需要一个测试。现在所有的平台都无法解决物联网发展的瓶颈,难以连接物联网产业先各方利益,难以拉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的发展。为应用开发者提供开放的多元化的应用开发平台。这样会大大地审应用开发,创新的应用,使中国从基础所谓感知为核心做传感器,做传感网。
前两个是我们公司来做的,其他的项目是有其他的公司参与。大家看一下。这是我的想法,时间不多了,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