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可穿戴市场末路挣扎:儿童和医疗是救命稻草吗?

2018-06-27 10:58 科技新知

导读:郑州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琪最近发现一个现象:班里的孩子几乎开始人手一只儿童智能手表。

    郑州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琪最近发现一个现象:班里的孩子几乎开始人手一只儿童智能手表。

  “前两年,一个班上可能就只有两三个。但是从去年到今年,新一届的学生佩戴智能手表的越来越多,现在几乎班里所有的孩子都会佩戴,别的班大致也是这样的情况。”李琪老师表述到。

  这种现象不是偶然,资本市场曾经的宠儿——智能可穿戴市场,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正在泡沫退散,开始逐渐细分到对可穿戴刚需的垂直领域。儿童智能手表和医疗就是两个增长趋势非常明显的方向。

3.jpg

  伪刚需是可穿戴市场最大的泡沫

  在6月20号由IDG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200万台,同比增长 15.9%。逐渐边缘化的可穿戴设备能够保持这样的稳固增长,IDG明确表述到:这主要源于4G儿童手表市场的迅猛增长。

1.jpg

  观察上述数据发现:虽然小米依旧以298.4万台的出货量雄踞可穿戴市场的头名,但是其出货量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已经大跌8%,并且堆起小米如此之高出货量主要是100多块的小米手环,利润率极低。

  出货量第二名是华为,由于华为在可穿戴市场发力较晚,并且在17年荣耀手环保持了稳定的出货,所以市场份额从去年一季度的3.9%暴增到今年的9.6%,蚕食了不少小米的份额。

  除了手环出货量大户小米华为之外,分列三四五名的步步高、搜狗和360则比较有意思,首先三者的出货量分别上升了12.4%、42.5%、32.3%,增长相当亮眼了,步步高2017年第一季度是超越华为以8.1%的市场份额位列可穿戴市场第二名的。

  而这三家的出货量还有一个特点,清一色的只靠一种品类:儿童智能手表。

  步步高刷屏的小天才智能手表自然不用说,搜狗和360能够称之为可穿戴设备的也只有搜狗糖猫和360电话手表。

  虽然后三家的市场份额相加不过17.8%的份额,但是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都已经有自己的儿童智能手表产品。并且增长率和品牌效应并不输它们,再加上没有统计在案的其它47.7%的厂家在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以及儿童手表市场爆炸式的增长率。

2.jpg

  可以这么说:儿童智能手表逐渐在可穿戴市场呈现支配地位。

  2014年是“智能硬件”和可穿戴火热的一年,无数玩家入场,恨不得将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都贴上智能化的标签。后来,随着虚火褪去,市场和消费者清醒过来,发现这里面基本上都是一些伪需求伪概念。

  绝大部分智能可穿戴设备都不能称之为“智能”,无论是手环还是手表或者其他,最核心的功能依旧手机全部都能做到的,只不过部分移植到了独立硬件上。与人们期待的,智能硬件拥有像科幻电影中的各种酷炫功能根本就不同。

  根据《2016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调查报告》的数据,购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76.9%使用时间在1年以内,而30.8%的用户使用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毫无用户粘性可言。

  行业也开始剧变,去年7月,曾经最高估值为32亿美元被视为硅谷独角兽的智能手环厂商Jawbone宣布停业清盘。Fitbit、Gopro等美国智能硬件明星企业,在7月份前后均出现股价大跳水,Fitbit股价过去一年累计下滑约60%。

  一些盲目跟风的企业大量淘汰出局。但同时,可穿戴设备的刚需人群逐渐显露出来,苹果极力将自家iwatch向手机所无法替代运动和健康的领域拓展,儿童智能手表则在中国市场开始爆发。

  智能可穿戴市场开始向着手机所触达不了垂直方向驶去,而只有这些方向中,智能可穿戴如今的技术水平才能创造出刚需。

  为什么说可穿戴设备是儿童市场的刚需

  上述我们说,可穿戴设备成为之所以是伪需求是因为能在可穿戴设备上实现的功能有限,基本上都是手机移植或者手机相应功能的附属品,只不过把屏幕做得小一点而已,无法提供区别于手机的创新功能,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普通消费者而言,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尝完鲜之后就是鸡肋。

  但是在手机暂时无法触达的儿童市场,则是不一样的情景。

  当小新询问李琪老师,孩子们有智能手表之后,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时,李琪老师回答说:

  “首先是有表的学生我们觉得他们更安全了,因为随时能跟家长沟通,其次在处理一些学生之间的事的时候,也能够让孩子通过表和家长直接联系,在一些特定事情上,比如两个孩子间有矛盾时,提高了我们的解决效率。

  有时候孩子有哪里不舒服,不好意思跟我们直接说的,通过表跟家长沟通后,家长再跟我们反映,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

  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不复杂,不过是定位、通话、录音、拍照以及一些陪伴功能。这些用任意的手机都能实现,但是孩子明显不是手机市场合适的用户,没有哪个家长愿意孩子拿着自己不可控的智能手机下课闷头玩着王者荣耀。

  但是在儿童的安全保障日益成为所有家长心中的痛点之后,能够直接提供安全实用功能,并且剔除无法控制的娱乐功能的终端无疑是家长们的刚需。也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以及儿童特殊的生活场景下的必然选择。

  主流的儿童手表基本上对于家长的需求痛点考虑的非常完善,除了提供最基础的定位、通话等安全功能外,厂商们为了提高儿童用户的粘性,也整合了一些陪伴,社交,和问答等功能,但是这些都能由家长控制功能开放的时间段,阻止孩子在上课期间被吸引走注意力。

  但儿童可穿戴市场也有与比较明显的弊病。央视《焦点访谈》曾经曝光了儿童智能手表存在的隐患。黑客不但能轻易获得智能手表中的数据,甚至能通过手表进行窃听活动。

  《焦点访谈》选取了市场上14款儿童智能手表,其中5款是比较安全的,其他9款有安全隐患。有安全隐患的儿童智能手表大多是杂牌厂家生产的,这些厂家既没有自己的服务器,也没有自己的后台数据等支撑,其使用的地图、通话部件都使用第三方产品,出现了被黑客破解、定位不准等严重的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出现在对安全最为敏感的儿童群体身上,将会被放大。

  所以形成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解决山寨产品,保证好安全性,给家长以宽心是儿童可穿戴市场亟需解决的下一命题。

  医疗市场是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宝库

  如果说儿童市场因为不适合功能太强大的手机,而给功能简单的可穿戴市场留下机会,那医疗健康市场就是因为手机的功能无法触达,而留下了更为广阔的需求空白。

  这种倾向性,依旧有特定的社会背景:慢性病人群已经开始不断扩大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国内医疗资源相对紧缺,人们的健康观念正逐渐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监测与预防。最近各种养生语系的流行无疑反映了这种医疗焦虑,在老年群体中这种现象是更为放大的。

  但应对健康问题,并非手机的专长,手机最多能测测步数,测测心率,基本没啥用。这是可穿戴设备的机会,毕竟比起综合性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可以专门针对某一项指标,单独做出针对。进行更为专业的监控和检测。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款针对体温、血压、心率、心电、睡眠、胎心等指标检测的智能可穿戴产品。

  可穿戴迎合了人们的医疗健康日常检测需求,让生理体征检测变得更加便捷。并且比之传统的专业医疗检测设备,医疗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实时采集大量用户健康数据信息和行为习惯,成为未来智慧医疗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苹果就已然极力的将iwatch打造成更垂直的运动和健康管理设备,避免与手机的功能重合。

  但虽然理论上医疗可穿戴市场需求旺盛,但实质上,主动购买医疗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只是小众群体,医疗概念的重大性使得医疗可穿戴医疗设备必然要在刚开始与传统的医院进行合作,才能逐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可反观市场现状,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质量现在还参差不齐,一些硬件提供的数据准确性较低,即使能够测量准确数据,也没能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库,这些数据成为信息孤岛,使得数据价值大打折扣。

  并且就医疗数据检测这块儿来说,医院和消费级的检测设备存在着竞争关系,可穿戴设备进入医疗市场和医院利益相悖。

  因此取得与医院的合作是个更为复杂的命题,各大硬件厂商都没有轻易进入。

  但“互联网+医疗”,必然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万亿的医疗市场留给可穿戴设备的空间非常大,重要的是有没有解决刚需的优秀产品。

  总结来说,可穿戴设备在技术水平没有突破性进展之外,发展的方向依旧需要避开智能手机在功能上所能触达的领域,找到现阶段真正的垂直刚需市场。

  小编觉得,由于技术桎梏而偏安非主流市场,不是可穿戴市场的最终的发展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取代手机的下一代计算平台,极可能出现在可穿戴领域的某一处。那才是人们心中可穿戴设备真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