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几年,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智能快递柜的诞生。面对配送“最后100米”问题,智能快递柜频频受到质疑。如今,双十一将至,收费消息再次点燃了用户的不满情绪。智能快递柜究竟该如何发展?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究竟有没有解?
随着快递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与物流快递相关的系列新兴产物不断萌芽,而智能快递柜作为解决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方案之一,在近两年得到飞速发展,不断在各大小区安家落户。
数据显示,在2018年过去的三个季度里,我国智能快递柜依然保持迅猛增长趋势,主要企业设立智能快件箱达到25万组,箱递率在8.4%左右。另有报告预测,到2020年,国内快递柜市场规模将接近300亿元。
智能快递柜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获取资本市场的较大关注与投入,与快递行业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快递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虽然目前井喷期已经趋于缓和,但依然保持较高增速。而海量快递包裹却给快递物流提出了巨大挑战,其中配送环节就是一大难题。
为降本增效,快递行业正在加速引入智能科技,无人机配送、智能分拣机器人、智能仓库等应用而生,而在配送需求市场的扩张以及压力的骤升催生出智能快递柜。
从智能快递柜本身来看,其针对“最后100米”痛点,一方面减轻了快递员的配送压力,提高了投递效率,另一方面也让签收时间更加灵活可选,在货品安全上也给予一定的保障。正是这些优势,让智能快递柜短时间内发展起来并占据市场份额。
当然,除了市场需求之外,政策支持也是智能快递柜得以稳步成长的原因。就2018年而言,“国办一号文”首次明确智能快递柜公共属性;《快递暂行条例》则鼓励将智能快递柜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大力推动智能快递柜等智能终端的落地与建设。由此,智能快递柜真正迈入发展期。
在市场与政策双驱动下,企业纷纷布局。2015年,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成立丰巢科技;2017年,菜鸟与中国邮政一起投资速递易;2018年年初,菜鸟推出菜鸟驿站智能柜……
但是,这条路并没有想象得那样顺风顺水。诸如用户不理解不买账、运营方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行业的前行。
用户为何不理解不买账?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度较低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原本主张提升效率的智能快递柜对于用户而言并不完全便捷。对此,有网友表示智能快递柜把快递员都惯坏了——明明人在家,也方便接收快递,快递员却不送货上门,直接投放智能快递柜中,然后一条短信通知自行取件,这是大部分用户所不能理解也十分反感的做法。
另外,和共享单车类似,智能快递柜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当前,智能快递柜市场还处于发展前期,“入不敷出”是常态,烧钱成了许多企业正在做的事情,包括设备投入、物业租赁、运营维护等成本费究竟该从哪里赚回来?目前看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而没有充足现金流的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亏空甚至倒闭。
对于这一问题,目前不少快递企业的做法是收取一定费用,此前“丰巢快递柜收费”话题就曾引起业界的强烈争议。如今,“双11”在即,业界纷纷传出快递柜要收费了、要涨价的消息。有业内人士表示,本就争议不断再加上双向收费,智能快递柜未来的路恐怕不会好走。
不过,就现状来看,这些问题并没有阻止市场的继续发展。当下无论是电商企业、物流公司还是第三方企业仍在积极布局看似稳亏不赚的智能快递柜,因为谁也无法完全笃定这一领域有没有美好未来。那么,既然要继续走,下一步该如何走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味跟风布局永远尝不到最大最肥的那块“肉”。
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剑波表示,面对“抵触收费”情绪,应大力推广增值服务;为了避免智能快递柜投资、运营、交付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可以进一步推进社区规划;另外,为了防止资源的浪费,以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行业规范亟待确立。总而言之,需多方合力,多维度发力,方能给智能快递柜一个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