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北斗卫星全球覆盖基本完成,北斗与GPS之争或进入白热化阶段

2018-11-20 09:04 爱集微
关键词:北斗卫星GPS5G

导读:迄今,北斗三号系统已发射十六颗中圆轨道(MU)卫星和一颗静止轨道(GU)卫星。这两颗发射成功后,将使三个轨道面都有六颗MU卫星,实现全球均匀的覆盖。亦即这两颗卫星使北斗进入全球覆盖,有标志性意义。

昨日凌晨2:0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预示着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基本建成,同时开始向“一带一路”国家服务。这将使北斗和美国GPS定位系统的商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中国航科集团五院北斗三号总设计师谢军表示,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火箭点火发射后,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十七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

今年七月以来,北斗三号系统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任务期,以每月一次发射双星的速度加速实施组网,成功将十颗北斗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根据计划,明年还将发射六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

谢军表示,迄今,北斗三号系统已发射十六颗中圆轨道(MU)卫星和一颗静止轨道(GU)卫星。这两颗发射成功后,将使三个轨道面都有六颗MU卫星,实现全球均匀的覆盖。亦即这两颗卫星使北斗进入全球覆盖,有标志性意义。

和美国的GPS比较,谢军表示,从设计的指标上看,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与美国的GPS的精度相当。时间的稳定度,三十万年只相差一秒。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到今年年底前,建成十九颗卫星联网,能为全球提供定位导航服务,首先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导航服务。

他预计,北斗系统将比预计的2020年底,提前完成所有卫星部署。而中国积极主推“北斗+5G”融合产业,卫星技术的进展,将为“北斗+5G”产业创造无限商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全球系统建设主要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2018年底前,再发射两颗北斗三号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完成基本系统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是2020年底,实现全球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据《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根据白皮书披露,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等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达到902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0%。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李冬航介绍,通过北斗精准时空服务采集地下管线关键信息已形成行业建设刚需,以智慧燃气为引领的北斗精准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标准。

本月月初,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与武汉大学在武汉签署合作协议,将开展全面的科技合作并成立全国首家“5G北斗精准定位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在5G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测试及应用、智慧校区、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大量创新性研究,促进5G技术商用和创新业务发展。

随着5G脚步逐渐临近,伴随着5G而来的自动驾驶已是时下热门话题,它所需要的高精准,高数据传输量正是其基础,日后“北斗+5G”的卫星产业前景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