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专治各种“不服”!反无人机行业兴起 助力破解黑飞难题

2018-12-07 17:42 中国智能制造网

导读:民用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但是由此带来的“黑飞”、“扰航”等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无人机监管体系建设持续加快的背景下,反无人机行业迎来了发展契机。

民用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但是由此带来的“黑飞”、“扰航”等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无人机监管体系建设持续加快的背景下,反无人机行业迎来了发展契机。

常言道,物极必反。虽然被用来形容如今的无人机领域不是非常恰当,但是这一新兴行业确实面临着热潮之下的各种隐患。在民用无人机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无人机黑飞现象愈发频繁,“扰航”、“伤人”、“偷拍”等事件不时发生,引发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而,目前全球各国都开始加强无人机监管,以遏制安全危机的蔓延。

民用无人机“升空”

很多民用科技都来源于军事领域,无人机也不例外。早前,无人机产品主要应用于军事方面,承担侦查、火力打击等任务。随着军民融合趋势的推进,以及制造技术的升级,无人机民用化发展持续加快,民用无人机市场日益火热。

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最先爆发的是消费级无人机。由于消费级无人机体型较小、机动灵活、价格偏低,因而受到了普通消费者的广泛青睐。近几年来,主要应用于植保、测绘、救援、救援、监测等各场景的工业级无人机也渐渐得到用户认可,市场升温迅速。

据数据统计,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到2017年,市场规模已经接近80亿元。专家预测,2018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30亿元以上。另外,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要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达40%以上。

无人机安全事件频发

民用无人机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制造”又多了一张明亮的名片。然而,无人机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使用人群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理念的匮乏,以及管理法规、标准规范的滞后,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017年以来,我国全国范围内陆续发生无人机“扰航事件”,特别是西南地区成都、重庆等机场遭遇无人机连续入侵事件,造成了大批航班备降、延误,对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不仅如此,我国多地还发生了无人机“伤人”、“偷拍”等事件,引发了公众高度关注。

在事态影响及舆论压力下,我国各级政府迅速作为,对无人机非法入侵机场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随后出台了各项监管举措,刹住了无人机黑飞之风。实际上,在国外,美国、英国、法国、泰国等都面临着同样的危机,也纷纷强化无人机监管,以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反无人机行业迎发展契机

解决无人机黑飞问题,不仅要依靠法律法规的监管,也需要技术手段来辅助,反无人机行业由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目前,反无人机行业主要以发展无人机探测设备、信号干扰设备、无人机反制枪等产品为主,主要目标市场是警务机构与安保机构。

据业内机构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反无人机行业相关企业达到了140余家,市场规模增长显著。从强化无人机监管的角度而言,利用反无人机技术来实现对黑飞无人机的探测锁定以及及时反制处理十分重要。因而,在不断扩大的需求影响下,反无人机市场有望保持继续上升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无人机领域相似,我国反无人机行业的相关法规、标准制定也较为滞后,相关政策与制定亟需完善,以避免出现新的安全隐患或是隐私泄露等问题。此外,除了反无人机技术外,部分头部无人机制造厂商所应用于的电子围栏等技术也值得重视,一旦实现普及,将成为无人机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