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媒体报道称,有消费者反映,共享单车ofo已经无法在App内退押金,“退押金”按钮成灰色,无法点击;余额也无法在线退款;客服电话无法接通。对此,ofo回应称,退押金按钮灰色是正常状态,是正常的挽留用户设置。
最近,媒体报道称,有消费者反映,共享单车ofo已经无法在App内退押金,“退押金”按钮成灰色,无法点击;余额也无法在线退款;客服电话无法接通。对此,ofo回应称,退押金按钮灰色是正常状态,是正常的挽留用户设置。
△资料图/视觉中国
记者亲测:退押金按钮是正常状态
记者4日以安卓某版本ofo软件测试,首先在“钱包”里找到“押金权益”↓↓↓
点击最下方“退押金”↓↓↓
在“退押金”的页面,先勾选“原因”↓↓↓
然后再点击“退押金”的按钮,会提示“退款中”“预计0-15个工作日到账”↓↓↓
用户:退款承诺难及时兑现 ofo负责人:需要多打几次电话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用户王先生表示,自己10月底看到ofo的一些传闻就赶紧选择了退押金,但时至今日都未收到押金款。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浙江的消费者小刘表示,他从10月22日那天申请了退押金,至今没退回。而在ofo的官方微博下面,声讨“退押金”的留言也是越来越多。
ofo负责人在回答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常的退押金时间为0到15个工作日,如果有退款异常,可以拨打人工客服。“现阶段可能有时候会比较繁忙,拨打的人会比较多一点,可能需要大家多打几次。”
不过据网友反映,想要通过打客服电话完成退押金并不那么轻松。有成功的网友发布了“退押金攻略”,表示除了需要满足“超过15个工作日”的条件,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运气”。记者也曾亲自尝试拨打ofo客服电话,但每次都提示“对不起,您要的电话忙”,就直接被挂断。直到持之不懈地拨打到第73次,才接通并完成退款流程。
共享单车经营企业面临困境
今年以来,小黄车ofo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传出负面新闻……诸多因素导致共享单车举步维艰,还影响了一大批消费者。11月28日,ofo创始人兼CEO戴威通过全员公开信的形式,宣布ofo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并表示当下ofo实际上处于“危险和机遇并存”阶段,但他声称,“寒冬和黑暗无法将ofo打倒”。不过,退押金难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共享单车企业确实是举步维艰。
事实上,今年以来,上海、广州、西安、长沙等城市共享单车数量明显减少,市民出行遭遇“找车难”“刷车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运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竞争不力,最终选择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有超过70家的共享单车创业企业进入市场,其中活下来的只有三五家。
共享单车的发展遭遇“寒冬”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
央视新闻微评论
“烧钱”式的比拼后 暴露商业模式、管理上的缺陷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曲子唱了300多年,到现在依然适用,这也是不少共享单车运营方在过去两年里的真实写照。
在过去的两年里,共享单车一度出现“颜色都不够用了”的情况,街头也一度出现投放车辆的“军备竞赛”。但那其实并非共享经济的盛世,更多的是一场一拥而上的资本盛宴。各家运营公司除了车辆颜色不同外,都是在复制类似的商业模式。这种同质化竞争虽从创新开始,但到后来却成了进入市场的时机、烧钱的能力以及现金流的管理水平的“老式”比拼。
在这种比拼过程中,也暴露出这个行业在商业模式上、管理上的缺陷,由于资本的退潮或缺乏有效盈利途径,不但曾经车辆的颜色在逐渐减少,一些一度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司也被洗牌出局。
鼓励创新发展 应为新事物留下试错空间
市场淘汰是正常的商业逻辑使然,但也并不能否认共享单车最初在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在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给人带来的方便。
在习惯了共享单车带来的出行便利后,人们已经很难再回到有桩单车的时代,因为那是一种倒退。共享单车本来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全新产物,在发展和管理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对一些“湿了鞋”的现象也应该多多宽容,为新事物留下试错空间,这样才能营造鼓励创新发展的大环境。
两年多来,共享单车领域经过了从“起朱楼”到“楼塌了”的整个周期。除了市场的力量外,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其他力量也应发挥作用,毕竟出行解决方案除了商业属性外,还带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共享单车行业火热并展开“颜色大战”的时候,有监管的力量一度介入,让行业不至于滋生太大的泡沫。在行业的寒冬里,同样需要从监管到消费的各方提供温度,让已创造出的方便不至于消失。毕竟现在共享单车几乎已成为中国继小汽车、公交、地铁之外的第四大出行方式,在交通出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给它们一点温暖 也再给它们一点时间
我们关注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经营企业,而是共享单车这一新事物本身。如何为陷入困境之中的共享单车提供温度,让它们活过冬天,的确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看到共享单车在过去两年给很多人带来的出行便利,我们或许能想出办法。给它们以更多时间,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试想一下,过去一些城市运营有桩单车,每年的成本其实并不低,车辆损耗问题也不小。共享单车陷入困境也许就说明,单靠市场的力量去解决带有公共属性的问题,存在不小的挑战。
而对于每一个骑行者来说,文明骑车、不乱停乱放,减少单车运营企业的成本,本身也是在为这种出行方式做贡献,为陷入寒冬的它们带来一点温暖。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两年几乎是以非常小的经济成本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果共享单车真的从城市的街道中消失,空留下无法使用的废弃车,那才是对各方而言多输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