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需要警醒的是,目前5G标准制定已经基本完成的NSA组网模式其实更多的只是支持5G三大场景当中的eMBB场景,而更能够满足边缘计算发展需求的SA组网模式尚且还没有完成。
需要警醒的是,目前5G标准制定已经基本完成的NSA组网模式其实更多的只是支持5G三大场景当中的eMBB场景,而更能够满足边缘计算发展需求的SA组网模式尚且还没有完成。
图片来自“东方IC”
边缘计算指的是在更为靠进用户或者数据的一端,通过聚合网络传输、计算、存储、软件应用等设备以及能力单元,对外输出更为智能化、高效及时、并且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及隐私的IT服务。
迈入2019年以来,伴随着5G商用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在5G通讯广连接、大流量、高带宽等技术优势的有益赋能之下,边缘计算一度被誉为是5G时代的下一个风口。尤其是自今年2月份以来,边缘计算概念股在A股市场一度飘红,相关板块逾65只概念股累计实现上涨。
众股民一致看好的情况之下,边缘计算概念股涨幅一度上蹿自然不在话下。但在5G商用尚且没有开始的情况之下,边缘计算在当下时期获得市场的一致看好是否言过其实?边缘计算与5G的关系真的有那么牢靠吗?系列问题值得思索。
其实边缘计算以及云计算都只是相对于空间位置远近而决定划分的,具有不同功能特色的综合化平台。区别于云计算集中式运算并统一调配的业务输出模式,边缘计算更强调边缘端的自主决策以及业务分配,寄希望于通过边缘端的计算以及服务提供更加灵活自由的网络服务,强调去中心化以及分布式计算。
在具体的物理形态上,边缘计算介于终端传感器与云计算之间,并且针对某一特定场景聚合了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系统、软件应用等功能单元,是一个具备能够解决当下场景中特定问题的软硬一体化平台。由于能够在边缘端进行自主的处理以及运算,不需要将所有数据上传云端,这不但有利于保证隐私数据,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将所有数据上传造成的网络带宽压力。此外,就近进行数据处理更缩减了数据传输的路径,提升了数据反馈以及运算的速率。
可以说,边缘计算所具备的技术优势为其发展以及广被看好奠定了基础,但以上要素却不能构成当下时期边缘计算广被看好的核心原因。
其实早在2013年,边缘计算便作为一个专业名词被正式提出,可以说边缘计算的发展是伴随着4G网络的铺设以及商用化进程而推展开的。但是,边缘计算并没有伴随着4G通讯的发展而取得特别大规模的发展以及运用,这与4G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如何把边缘计算这一概念纳入其中有关,最终导致了4G网络并不支持大范围的边缘端物联网。这也促使了运营商在实际部署网络时,异厂家设备不兼容,不同边缘端设备互相割裂等问题的发生,这是4G时代边缘计算难以发展起来的关键所在。
为了解决4G时代的痛点,早在5G研究初期,5G标准组织(5G PPP)在这制定标准之初便最大范围的引入了全球各大设备厂商加入并共建标准,实现了全球化标准的统一,并且将MEC(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ess Edge Computing)与NFV和SDN认同为5G系统网络重构的一部分,并成立相关小组专员推进。
如今5G NSA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相应的商用化进程也已经在持续的推进,预计全新的SA标准也将在将在今年6月份左右冻结完成。在新的通讯技术变革面前,边缘计算再度热起来也再所难免。
边缘计算通过边缘以及云端数据分离的模式设定,对优化不同领域的数据结构,保证不同产业之间的数据隐私以及安全问题意义非凡。而5G产业发展对于低时延,高可靠的通讯要求更是进一步促进了边缘计算的发展。
此外,5G标准设置之初就面向于大连接物联网场景而开发的mMTC通讯技术为5G时代物联网产业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从未来物联网运用场景将覆盖汽车、家居、工业、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来看,5G时代物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的爆发也势必为边缘计算的发展以及运用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场景化需求以及可能性。
据IDC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而有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分析、处理与储存。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超万亿,成为与云计算平分秋色的新兴市场。而在国内市场方面,据CEDA预测,202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300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5%,我国边缘计算发展将在接下来的两年迎来高峰期。
伴随着边缘计算的崛起,云端计算的增长份额必然将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并不存在边缘计算将会替代云计算一说。此前星瀚资本创始人杨歌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表示:“边缘计算的崛起是必然的,但是其最终将会形成一种与云计算相互协同,各自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云计算将会更加的聚焦大数据分析以及处理层面,对外输出更加智能化的决策以及控制命令。而边缘计算靠近执行单元,能为云端所需高价值数据的采集和初步处理提供更充分的支撑。”
5G商用化初期,行业发展机遇更多的聚焦于底层基础设施的构建环节。由于5G基站的密度大于传统的4G基站,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此外,5G通讯面向eMMB、URLLC以及mMTC三大应用场景而设,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又对不同计算性能的服务设备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伴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大量的边缘设备市场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大量助推边缘端设备升级改造,进一步满足5G通讯及相关业务需求的市场也正随之而生。这一过程中,基于OTII标准的通讯类企业服务器,以及通讯光模块等产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先获利者。
OTII是开放电信IT基础设施的英文缩写,与通用服务器相比,基于OTII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更加的面向于5G和边缘计算等场景进行针对性定制,能耗更低、温度适应性更宽、运维管理更加方便。国内的浪潮、华为、曙光等企业一直是该类型服务器的坚定推行者。
另一方面,光模块作为5G网络物理层的基础构成单元,是无线传输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其成本在通讯系统当中的占比不断增高,部分设备中甚至高达50~70%。5G时代,为了满足5G三大场景的综合通讯需求,5G光芯片将从6G/10G升级到25G的芯片模组,相关模块也面临着一次巨大的升级,光通讯领域也将在5G基建过程中的获益匪浅。
此外,5G时代,伴随着边缘计算的持续发展以及深化,在基建工作开展之外,边缘计算还将迎来包括车联网、AR/VR、安防前端智能、工业控制等一大批新兴的应用场景。由于同样具备低时延的网络需求,边缘计算的发展对上述产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5G通讯的发展必然助推边缘计算市场的空前发展,边缘计算最终与云计算产业发展平分秋色,协同互助的局面也将最终成型。但是需要警醒的是,目前5G标准制定已经基本完成的NSA组网模式其实更多的只是支持5G三大场景当中的eMBB场景,而更能够满足边缘计算发展需求的SA组网模式尚且还没有完成。目前各大运营商开展的5G布局也仍然是基于NSA组网模式的,SA组网模式距离正式开展商用化布局仍然需要时日,所以对于边缘计算的投资布局仍然需要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