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发展中面临三大掣肘

2019-06-04 09:04 传感网络

导读:我国的汽车传感器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的汽车传感器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国汽车传感器95%以上的市场份额,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国产传感器现在还是靠模仿国外产品,而且企业规模小,产品更是进入不了主流市场”等。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可对温度、位置、压力、转速和振动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汽车传感器可分为环境监测、车身感知两大类。根据所测对象不同,汽车传感器可分为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汽车传感器主要用于乘用车、商用车等。

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发展中面临三大掣肘

目前,我国的汽车传感器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国汽车传感器95%以上的市场份额,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整车企业和ECU厂家宁愿多给国外厂家几百万的专利费用,也不愿意用国产传感器”、“国产传感器现在还是靠模仿国外产品,而且企业规模小,产品更是进入不了主流市场”等等,上面这些还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实际上,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在发展中拥有诸多掣肘。

首先,汽车传感器领域内的核心专利大部分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汽车传感器市场的需求量巨大,每年进口额都超过千亿人民币,这主要是国内汽车传感器芯片、传感器关键技术和传感器产业结构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国内汽车传感器在高端市场竞争中缺位或者是竞争力不足。

比如国内企业多数只能做一些水温和压力传感器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产品,而针对国五、国六排放阶段在尾气处理上必须要用到的氮氧化物传感器等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国内目前还是完全依赖进口。

目前,国内汽车传感器市场绝大部分被西门子、博世、霍尼韦尔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占据,90%传感器依赖国外。国内在汽车传感器新原理、新器件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较弱,汽车传感器核心专利大部分被外资厂商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自主传感器产品的发展。

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发展中面临三大掣肘

另外,我国企业研发投入资金来源有限。汽车传感器的研发投入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般民营企业凭借自身实力有限,并且融资渠道也同样缺乏。汽车传感器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在不断加大投资之后,往往会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汽车传感器产业大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因素,使常规的市场渠道难以支撑行业的持续巨额资金投入。

以传感器芯片为例,新产品一般要过2至4年才可以进入市场,5至6年开始实现销售,8至9年才可能达到收支平衡,10年才可能达到盈利,期间每年又需投入数亿美元,一般的投资很难连续支撑。由于短期内难以获利,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该行业缺乏足够的投资兴趣,导致汽车传感器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更加不顺畅。

最后,汽车传感器缺乏配套试验和应用环境。汽车是由多达几千个电子零部件组成的复杂产品,特别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控制电子部分、多媒体电子部分、导航及车载通信等等越来越多,使车辆复杂程度不断加大。而这些电子零部件产品可靠性十分重要,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及运行可靠性。特别是严苛的环境(运输过程、存放、工作中、气候等因素),都在考验着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产品中最典型代表在应用时要和发动机以及整个调校系统进行匹配试验,但国内在这个环节上的配套环境不成熟,现有的系统和设备严重落后。这就导致企业无法真正了解产品后续的匹配性和可靠性以及所需的改进方案,又直接影响了下游企业对使用国产传感器的信心。

面对如此现状,我国汽车传感器产业若想实现弯道超车,目前必须要加强汽车传感器核心技术攻关,这样方可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