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智慧社区经历了“信息惠民-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发展历程,完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向“为市民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智能化技术支撑社区朝着法制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走去。
深圳推出《深圳市城中村(旧村)综合整治总体规划 (2019-2025)》,强化城中村更新统筹,重点关注城中村安全隐患消除。
随着天网工程的进一步下沉,社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安防建设如火如荼。我国智慧社区经历了“信息惠民-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发展历程,完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向“为市民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智能化技术支撑社区朝着法制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走去。
社区安防受重视
我国社区可以分为三类主体:老旧小区、城中村与花园小区。前二者的安防基础设施落后、治安漏洞大,人口管理难度大,社区管理主要依靠人防,有大片存量市场亟待改造。花园小区普遍追求有质量的人居环境,对技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管理方式上看,社区安防可以分为人防、物防和技访和制度防范。
社区人防,主要指保安、巡逻队,其中巡逻队又包括社区义务巡逻、警民联合巡逻、单位协同巡逻等;物防常见的有“三道门”,分别是社区门、单元门和居民的家门。技访主要指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在小区内多个干道、角落安装摄像头 ,并将报警系统连接到公安局智慧技术监控室,出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实现联动报警。
2000年起 ,我国开始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到了2002年,智慧社区就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出现。2013年,我国96个试点城市开始智慧社区建设;2017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要求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
我国老旧小区、城中村安防亟待改造
老旧小区、城中村在安防建设上的共同点是问题积存多年,矛盾集中,集中在治安、群租和人口管理三个方面。
在治安管理上,安全隐患较大,居民财产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在群租行为上,部分房东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房租隔成多间样板房简单装潢,再以便宜的价格租出去,群租导致人口密度过大,火灾隐患突出,人员复杂;在人口管理上,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的人口较为集中,流动性大,成分复杂,人口信息变更无法及时更新。
为有效回应社区安防的建设需求,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
城市花园追求安全性更高的人居质量
地产开发进入下半场,科技创新大潮裹挟房企转型升级,以多元化方式跨界发展业务,以“为居民提供美好生活,品质生活”为追求。从企业定位上就能看出端倪:万科定位城市配套服务商,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中心,成为美好生活场景师;保利地产更名“保利发展”,打造不动产生态发展平台,以“美好生活”为蓝图。
高品质的美好生活,安全不可缺席。因此,以万科物业、招商物业为首的高端物业管理方对于社区安防越发重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与产品,为社区安防加上科技的加速器。
以万科物业与眼神科技的合作为例,通过技术整合和资源共建,为社区提供智能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免去居民丢卡丢钥匙忘密码的烦恼,打造安全、便捷、智能的新型社区。
花园小区的安防建设有以下优点:第一、资金充足,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如老旧小区和城中村高;第二,管理人员安防意识超前,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第三,适合提前统一规划,避免出现后期子系统繁多,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等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房屋竣工面积93550万平方米。
不论是老旧小区的改造,还是花园小区的建设,都给安防企业带来巨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治理的数据与城市治理息息相关。在社区中,通过智能感知层的摄像头收集到的人、车、物等数据,可以在全市的各个信息化平台中共享,经过分析统计后,反哺城市数据系统,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
比如在房屋信息统计上,将验证过的房屋信息反馈给房产局、住建局,有利于规范管理,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和市场形势研判。
再比如,在智慧停车上,通过统计社区内的停车场满载状况,根据情况进行优化将停车资源错时共享,将社区车位共享出去,以区域感知互联支撑城市感知互联,提高社区车位资源利用率,同时缓解城市“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