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AI是医师的未来好伙伴,给予多元可能性的提醒与建议,但是AI绝对无法取代医师。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802967/
2016年日本东京医科学研究所利用Watson系统诊断病情恶化的血癌病人,在众多顶尖医师束手无策的情况下,Watson利用大数据数据及病人基因,在10分钟内给出正确的诊断。2016年《自然》刊登人透过工智慧诊断皮肤癌的精确度胜过皮肤专科医师。医学影像,亦开始大量使用AI技术判读。总总AI在医疗运用成果,让人无法漠视AI技术,对医疗产业产生反思—医师是否将被AI取代?
AI降低医疗的不确定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enneth J. Arrow提出医疗不确定性有两个方面,一是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另一项则是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但是感性层面上病人是无法接受治疗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存在,病人希望透过医师获得一个肯定的诊断并给予对应的治疗。
传统诊断是根据医师个人过去诊断流程,听病患主诉、理学检查(视诊、听诊、嗅诊、叩诊、触诊)产生众多初步诊断假说,进一步做抽血检验、检查,缩小疑似诊断范围。医师们经过无数次的诊断,将过去脑海中的知识、疾病模式、病患临床症状与数据,进行交叉匹配、分析,做出直觉式的经验诊断。我们无法否认,有些名医诊断出奇神准,然而,只要是人皆有忽略某些细节的可能性,而人类的经验中时常存在认知偏误。认知偏误可能导致判断不精准,在医疗上时常会发生误诊的情况。
在处理医疗不确定性与避免疏失,利用AI发展的医疗决策辅助系统将医师诊断的流程标准化,借助逐一病患检验、检查结果信息越来越多,发生某种疾病的机率就会越来越高,例如当有一个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烧等症状,可能的疾病会有肺炎、肺结核、SARS、气喘等这么多种,系统会将症状、CXR诊断、痰液培养诊断等检查结果进行计算,在贝氏定理的理论之下,当你有一个初始机率再加上一个新的证据,诊断准确的机率将上升,因此最后AI系统可显示病患得到细菌性肺炎的机率超过九成以上,医师客观地做出诊断,更有信心进行后续的治疗计划。
医学的确是需要AI进行辅助诊断,像是实时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自动撷取病人生理讯息会同电子病历中关键词,并与最新医学信息比对最新治疗方案,提供智能警示的功能,给予医疗建议,不仅降低医疗上的不确定性,亦可以取代医师进行重复性工作,有助于改善医疗质量。
人文变量是AI无法取代医师的关键
人类在正确率、速度、记忆、知识累积和变量分析等方面无法胜过AI,但是医疗并非只是冰冷的数据数据,有许多的人文变量是AI无法处理和给出答案的,例如癌症病患是选择积极手术治疗或是以考虑生活质量的安宁照护,这将是最高级别决定权利,是需要医师和病患及家属面对面沟通、讨论,而不是面对AI提供冰冷的概率数字。
医师就职宣言中“我将要最高地维护人的生命,自从受胎时起”这是对病患生命的尊重和使命感。医师的重要任务在于维持一个有尊严、有质量的生命。AI现阶段只能做到维持生命的判断,如果用AI取代医师,最后结果很可能是所有的人类在临终之前都装上叶克膜。AI是医师的未来好伙伴,给予多元可能性的提醒与建议,但是AI绝对无法取代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