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未来,具有互联网基因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会活得更好。
近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公布的制造业PMI表现疲弱,仅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28.9%,比上月回落24.1个百分点,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幅放缓。
从行业大类看,制造业中保障基本民生的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如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制造业等行业。而非制造业经济总体回落明显,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仅有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在云办公、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技术的支撑下,电信、互联网软件行业则明显好于服务业整体水平。
扶持政策有效落地,复工率逼近90%
数据显示,不同规模企业PMI均有所回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36.3%、35.5%和34.1%,比上月下降14.1、14.6和14.5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下。这表明中小型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处境更加艰难。
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全国多地、1435家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35.96%的企业现金流只能维持1个月,31.92%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03%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现金流的企业只有9.27%。
疫情之下,谁在裸泳一目了然。上海一家金融企业的创始人向亿欧表示,业内一半的企业在年中将难以继续维持。预计整个资本市场至少到下半年才会恢复到较为正常的节奏,公司今年的融资进程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众所周知,经济活动是一条自上而下的产业链。从长期来看,疫情对处于上游行业的企业影响相对较小,而下游行业的企业家则直接面对消费者需求的下降、产业链中断带来的原材料短缺以及用工短缺的问题。
为有效纾解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国家陆续出台了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稳岗就业补助等十余项围绕疫情的企业扶持政策。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下,截至2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达到85.6%。数据预测,大中型企业3月底复工率将升至90.8%,其中制造业为94.7%,分别比当前上升11.9和9.1个百分点。
现如今,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防疫工作,成为了企业以及国家的大事。
科技赋能下,企业众生相
目前,诸如自动送餐机器人、消毒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追溯传染病传播路径等科技防疫手段正在被逐渐应用。
商汤科技将自主研发的SenseCare肺部AI智能分析产品,以云服务的模式接入到业务合作伙伴的医学影像阅片平台,为医生提供免费的AI辅助分析;特斯联目前在上海的AIoT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试点已经通过AI、大数据手段有效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率,支持一线防控筛查、隔离管理工作,而这个试点方案也在快速同步到特斯联覆盖的全国数千个社区服务中;云知声推出了“智能防疫机器人”,可通过“全程无接触”的AI对话方式,协助医疗机构、基层社区完成疫情的重点人群筛查、防控等工作……
站在2月的尾声,可以看到更多的科技公司正在逆势而上,运用自己的能力谋求生路。思必驰CEO高始兴表示,从经济转型的角度而言,这次疫情将会使国内整个经济结构产生较大的调整。会为新经济的诞生创造许多机会,粗放型经济占比相对减弱,以高精尖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将会跨越式发展。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疫情冲击将导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减少0.2%,年增速跌至2.3%,这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地区的疫情冲击也更加具有放大性的全球影响。全球的经济决策者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加强密切的政策合作,以共同应对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挑战。
雪崩的时候,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保持乐观,拥抱变化,适时改变,才能攻克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