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物联网平台居于枢纽,阿里和AWS如何布局?

2020-05-06 08:55 丁祎Tequila

导读:经历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如今,人口红利逐渐用尽,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缓,能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物联网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

物联网被称为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随着物-物互联的逐步实现,物理世界的数据将被采集和传输,最终通过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实现智慧化。

物联网平台层居于生态枢纽,保证物联网体系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

物联网的整体架构可分为四个层级: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而物联网平台居于整个架构的枢纽位置,向下通过网络层与感知层相连,汇聚终端收集到的信息流并集成数据处理功能,向上服务于应用层,为应用服务商提供应用开发的基础平台及连接物理世界的统一数据接口。

物联网平台可看作是一个建立在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服务)上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服务)平台。

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GSMA公布的数据,自2010年至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2%,2019年设备连接数量达120亿。



“万物互联”时代将产生海量数据,唯有保障物联网体系强大的数据存储、分析及智能化处理能力才能实现数据价值的挖掘及下游应用的赋能。而云计算服务具有规模大、运算能力强、标准化技术接口、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对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诸如存储、运算等云基础设施资源必不可少。

物联网平台为行业的数字化改革提供保障,刺激物联网产业发展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一方面,传统行业面临数字化改革,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企业实现数字化变革的重要路径,其核心在于为产生的数据赋予意义,而物联网平台强大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可为行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数据化服务;另一方面,包括芯片、传感器、网络传输在内的底层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刺激物联网应用需求的爆发,创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的不断完善为应用开发提供支持与保障,可降低应用部署所需的成本及时间,从而刺激物联网产业发展。

物联网平台功能强大,参与者众多

物联网平台的功能包括:云计算、数据管理、应用使能、连接管理、设备管理,从各方面满足物联网体系的众多需求。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可实现物联网平台功能的全覆盖,各类参与者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选择重点功能模块发展不同类型的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目前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企业软件服务提供商、云服务提供商、创新性平台企业、垂直领域硬件企业、通信设备商/运营商。本文将重点关注云服务提供商,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平台开发和大数据处理方面,选择亚马逊和阿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AWS IoT平台提供全托管式云服务,重视消费者领域发展

亚马逊最早对物联网领域的涉足源自其电商业务的功能拓展,为方便用户购物下单,亚马逊推出Amazon Dash Wand,该设备连接Wi-Fi,允许用户通过扫描条形码并说出商品名称来建立购物清单。这便是亚马逊第一款物联网设备。

随后,亚马逊对消费端的布局进一步拓展,2014年11月推出智能音箱Echo,搭载智能语音助手Alexa,同时连接亚马逊生态,很快发展成为家庭智能生活的入口。

亚马逊不仅在智能音箱市场居于领先地位,依托其云服务的固有优势推动发展的AWS IoT平台也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下半年,亚马逊发布AWS IoT平台,提供全托管式云服务,重点为大量设备的连接、管理以及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借助AWS IoT平台,开发者可将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上传并保存至AWS云服务器中,企业用户可将数据顺利连接至亚马逊既有服务。

平台的核心优势包括:提供从边缘到云端的广泛的IoT服务,可在各种设备、各种案例下构建IoT解决方案;融合分析服务(以AWS IoT Analytics为代表),同步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过滤、分析;与AI服务集成,即使由于无法连接网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至云端,设备也能实现智能化;安全审核机制严格。

自AWS IoT平台推出以来,又先后推出IoT Core(让互联设备可以轻松安全地与云应用程序及其他设备交互)、Greengrass(提升边缘计算能力,实现本地运算、传输等功能)、FreeRTOS(适用于微控制器的作业系统,可让小型和低功率的边缘装置易于进行程序设计、部署、保护、连接与管理)等新产品与服务以强化平台功能,实现与AWS旗下一系列服务的整合。

针对于应用服务,AWS IoT平台重点服务于工业、互联家居和商业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医疗健康等)。除了ToB市场,亚马逊凭借智能音箱Echo的布局,在面向消费者服务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平台+生态”模式为核心,推动阿里物联网“1-2-3-4”战略发展

2016年底,阿里巴巴发布协助物联网开发者完成客制化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物联网开发套件”,而后来阿里的物联网平台正是基于这一开发套件逐渐发展成熟的。相较于亚马逊、微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企业,2016年才入局的阿里虽姗姗来迟,但后来居上,利用其自身在云服务和电商领域的业务优势,迅速补齐物联网平台板块的拼图,逐渐发展成熟。

2018 年3月28日,阿里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宣布将全面进军物联网产业,物联网产业成为阿里继电商、云计算、物流、金融之后的第五条主赛道。对阿里云IoT的定位是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者,并为其设立了5年内连接100亿台设备的目标。

2020年1月1日,阿里宣布升级IoT战略布局,IoT将成为核心战略之一,人工智能实验室天猫精灵业务升级为独立事业部,阿里云IoT负责人库伟接任。



在阿里高调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赛道的同时,也对外宣布了阿里云的IoT“1234”战略,即一朵云、两个端、三类伙伴和四大领域。一朵云指物联网使能平台(Link Platform),具有更便捷、更通用、更完善的特点,极大简化了复杂的开发流程,降低开发者物联网开发的难度和成本;两个端指设备端提供的物联网操作系统AliOS Things和边缘端提供的IoT边缘计算产品Link Edge;三个伙伴包括开发者、芯片/模组开发商和行业合作伙伴,阿里在云、边、端的能力相生态合作伙伴开放,赋能合作伙伴并与他们一起共建物联网生态;四大领域代表阿里物联网布局聚焦的应用领域,分别为: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制造、智能汽车。

对于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布局,阿里瞄准LoRa低功耗广域网,推出阿里云物联网管理平台(LinkWAN),补强联网架构中“管”环节的技术力量,为物联网平台的发展提供基础服务。

依托阿里云的资源和优势,阿里IoT战略的核心是在云端打造的三大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市场、一站式开发平台),形成“IoT云上闭环”。物联网平台(Link Platform)为开发者提供所需的技术能力,包括基础的设备连接、设备管理、设备分析及基于AI的服务等。开发者将利用这些基础能力,在物联网开发平台(Link Develop)上完成一站式开发,加速了SaaS应用的生成。生成的应用将在物联网市场(Link Market)平台上沉淀,利用阿里电商业务积累的优势,迅速实现应用的商品化。

三大平台相互联动,加上物联网数据分析、物联网安全等功能支持,云上平台从技术能力到SaaS应用再到最后的变现形成一个闭环。


不仅如此,背靠阿里系的阿里云IoT迅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建生态,2017年6月成立的物联网合作伙伴联盟(ICA)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吸纳350多位成员,共同推进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物联网平台的技术实力,实现多方共赢。

总的来说,阿里物联网业务的发展从简单的物联网套件切入,利用云服务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发展完善的IoT平台,重点发力的四大领域均属于ToB市场,旨在抓住这类用户对云服务及物联网应用服务的庞大需求。最终结合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优势加以延伸,借助天猫、1688等平台发展物联网应用的市场化服务。

阿里与亚马逊IoT平台发展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

AWS和阿里巴巴在云业务上的优势是两者布局物联网领域的优势,两者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路径有较多共性,布局重点均落于IoT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为应用开发者和生态内合作伙伴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在硬件开发领域不追求全面,均以智能音箱为重点。AWS和阿里在IoT平台的功能拓展上都注重云-边协同架构的构建,不断加强边缘计算这一创新技术的发展,以满足数据周期短,需要实时响应或本地化处理的场景需求。

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应用服务覆盖、平台功能和市场三个方面。

应用服务覆盖各有侧重:阿里云IoT平台明确四大领域(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制造、智能汽车),以政府、工业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亚马逊AWS IoT更注重提供商业解决方案和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在互联家居这一C端场景占据领先地位,在智能汽车领域并未布局。

平台功能:阿里的优势在于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生态,逐步实现平台功能的全产业链覆盖,不仅为开发者提供开发所需的技术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一站式开发平台和应用交易平台。AWS IoT更专注于设备的连接管理,尤其在数据的处理分析,AI功能集成方面性能强大。

市场:阿里云IoT平台重点服务的中国市场,因人口密度高、制造业发达等因素,更有利于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

写在最后

居于物联网架构枢纽位置的物联网平台层,引得业内各类参与者投资布局,其中云服务提供商是重要的一类。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云服务商利用自身业务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物联网平台,为应用开发者和应用企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