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技术

物联网世界 >> 物联网新闻 >> 物联网热点新闻
企业注册个人注册登录

苹果、华为与车的姻缘

2020-05-28 09:18 AutoR智驾

导读:苹果和华为,目前也在积极探索中。

智能汽车的参与者,也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范围外,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其中不乏我们在数码产品中熟悉的谷歌、苹果、华为。其中,苹果专利多,但项目整体进展缓慢;华为起步较晚,但目的明确。

在中国两会期间,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依然是高频词汇。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而智能汽车的参与者,也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范围外,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其中不乏我们在数码产品中熟悉的谷歌、苹果、华为。

三者其中,谷歌目前的发展路径最为明确,智能网联有Android Auto、旗下自动驾驶有Waymo。

而苹果和华为,目前也在积极探索中。

苹果专利多,但项目整体进展缓慢

5月25日,据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预计,今年苹果将在汽车研发上投入近190亿美元,作为对比,休伯蒂表示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支出为800亿-1000亿美元。休伯蒂透露,苹果公司将汽车技术视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类似于其对健康和金融技术的看法。休伯蒂预测苹果的最终目标,是在汽车技术方面研发“垂直整合解决方案”。

而有媒体就此事对苹果进行了采访,苹果则回应说,:“没有更多的消息可以提供。”

而上个月另据外媒报道,苹果最近又被授予了几项与泰坦项目的专利,其中一项名为“可调节车窗系统”,指出可用于“车辆和建筑物”。很明显,这是苹果和汽车有关的又一个专利,此前,苹果汽车还申请过色调可调或不透明车窗的专利,几乎每周都有新的汽车专利申请。

目前,苹果已公布近70项汽车相关专利,除了车载系统、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相关专利,还包括电动机、悬挂系统、灯光、车辆地板、车窗玻璃加热、车辆导航、保险杠等方面。

这么多方向的专利,很显然苹果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是软件交互智能系统。

但进入2019年,有关苹果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在逐渐减少,唯一重磅的消息是苹果收购了Drive.ai自动驾驶公司,不过其获得的汽车专利却在不断被曝光。从2019年苹果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数量来看,几乎是2017年和2018年两年获得汽车相关专利数量之和。

专利并不代表顺利,今年一月,苹果公司也宣布对汽车项目“泰坦计划”裁员200多人。

目前,一位苹果公司的代表承认了裁员,并指出该公司仍在推进自动驾驶系统和技术的更广泛开发。

上述人士表示,随着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2019年的几个关键领域,一些原泰坦项目的团队将被转移到公司其他部门项目,支持整个苹果公司的机器学习和其他项目研发。

“我们仍然相信,自动驾驶系统存在巨大的机遇,苹果有独特的能力做出贡献,这是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机器学习项目。”上述人士表示。

苹果造车这件事情,最早传出来是2014年,之后的每一年都能听到此类的消息,但是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见庐山真面目。

2013年,苹果正式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并推出“iOS in the Car”计划。次年初,更名为CarPlay,一开始是与多家汽车厂商进行车载系统的整合。苹果肯定志不在一款车载多媒体娱乐系统,而车厂不希望将更多软硬件主导权交给如此强势的一家科技企业。

2015年开始,业界盛传苹果发起了造车的泰坦计划,并从全球各大车企挖来优秀人才,包括特斯拉、克莱斯勒汽车、大众集团。在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前副总裁Chris Porritt。目前,他还在苹果的Titan项目中担任重要职位。此外,还从英伟达、Waymo等公司聘用自动驾驶相关的人才,帮助苹果研发自动驾驶系统。

在蒂姆·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泰坦计划开始单飞,像当初发明Mac和iPhone一样,从零开始,打造一款完全颠覆当前行业的产品,在产品设计、用途、技术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领先。

2016年,苹果公司的Titan项目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据外媒《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在当年7月返聘已退休的苹果前硬件高级副总裁Bob Mansfield,并由他来接管Titan汽车项目,苹果也从汽车硬件开发转变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

2017年,苹果公司获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据外媒彭博社报道,当时从苹果总部大楼驶出的一辆雷克萨斯RX450h上,安装有公司最长探测距离的64线激光雷达,此外还有至少两个雷达,两个摄像头。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说:“苹果正在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但不一定会开发出真正的硬件产品。”

而事实上,苹果低估了智能汽车的难度,也高估了自身在造车的硬件上的研发速度。因此此后几年,苹果的表现就成了只有专利没有产品的尴尬局面。

因此,苹果是否真的会打造出一款革命性的汽车,现在的信息仍然是扑朔迷离。

华为起步较晚,但目的明确

起步较晚的华为在获取国外的经验后,目标显得更加明确。

5月22日,富临精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华为签订《车载减速器采购项目协议》,公司被确定为华为新能源车载减速器及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双方未来将围绕核心技术产品及产业资源,在新能源电驱动总成领域开展合作。

对此,华为品牌部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没有造整车的计划,目前暂不清楚公告中涉及到的零部件的采购用途,内部正在核实信息。另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称,合作应该仅限于新能源车三电领域,不涉及整车。另外华为还在开发5G汽车通信设备和专门用于自动驾驶的云计算服务。该公司已与30多家汽车制造商围绕技术开展紧密合作,其中包括中国国有的上汽集团。

这样的回复就意味着华为明确不造车,而是要去赋能汽车。

这已经不是华为第一次表明自己不造车了,但每次的举动都能引起各方的关注。

显然华为正在加大进军汽车业的步伐,经过几年的摸索,华为内部已形成清晰的战略选择: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BUSINESS UNIT),并且将业务梳理为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五大板块。据了解,该部门隶属于华为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管理委员会管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亲自签发了组织变动文件。

除此之外,华为还加大了汽车人才的招募力度。2019年7月,华为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对外招聘公告显示,招聘岗位涉及了智能驾驶研究员、智能座舱研究员、AI算法优化/系统平台研究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设计与集成验证研究员、车联网大数据研究员,且应聘学历博士为起点。

在今年四月的春季发布会上,Hicar的今年落地,也让汽车行业的目光再一次聚集。

“HiCar让你的手机接入到汽车中,它支持导航、语音控制、听音乐、听书等车载语音功能,同时具有前向防碰撞预警以及手机车钥匙等功能。”在上述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和同事一起,首次现场演示了华为出行互联解决方案——HiCar的实机操作画面。

根据现场演示,华为HiCar系统支持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USB连接,另一种是无线连接。除了具备导航、语音交互、拨打电话等基本功能外,搭载HiCar的汽车还具有驾驶关怀功能,即通过及时了解驾驶员的状态,对疲劳驾驶进行提醒。此外,搭载HiCar的车型还可以实现网络视频,并流畅使用高德地图、喜马拉雅等第三方软件。

沃尔沃是第一家和华为签署战略合作的车企,HiCar将基于沃尔沃下一代标准化汽车安卓系统开始使用。

然而,早在2019年12月29日,新宝骏便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HiCar智慧互联量产车——RC-6正式亮相,并宣布自2020年3月起,新宝骏全系产品将搭载华为HiCar智慧互联解决方案。

但似乎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一时间表目前出现了变化。

据了解,华为HiCar解决方案于2019年8月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根据《HUAWEI HiCar生态白皮书》,华为HiCar是华为提供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华为HiCar将移动设备和汽车连接起来,利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最强属性以及多设备互联能力,在手机和汽车之间建立管道,把手机的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汽车,实现手机为核心的全场景体验,给消费者创造最佳智慧出行体验。

而这背后更大的一步,就是万物互联,将智能设备没有界限的连接在一起,这就是鸿蒙。

也就是说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鸿蒙要替代的不只是手机系统,而是跨平台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从命名到今天已经过去一年,但迟迟没有量产。

目前的可靠消息和截图来看,鸿蒙已经在紧罗密布的内部迭代,未来将会在手机中率先搭载。

万物互联的概念可能传了十几年了,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确实未能实施。如今,在5G的大背景下,又恰逢贸易摩擦,种种机缘巧合,让华为有机遇,更要必要性的布局下一代操作系统。

而智能汽车赋能,只是华为实现生态上的互联互通体验,一个重要的部分。

因此,当前阶段华为的车联网Hicar相较于苹果的Carplay足足晚了8年,但时间晚,意味着相关产业的更加成熟,布局起来少走弯路并且思路先进。

总结来看,华为的发展思路更加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即通信、智能、互联,以及自动驾驶算法,而车辆制造则不涉及,总体路线专而精。

智能汽车的蛋糕科技巨头如何吃?

无论是苹果和华为,都不可否认其背后的强大科研实力和资金支持。

苹果虽然Carplay上车时间较早,但目前能看到的成果也仅仅是Carplay,苹果依然热衷于做出一个颠覆的产品而付出大量的努力,但智能汽车的造车难度并不是一家企业就可以完全解决,苹果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整合,去探索。

而华为显然更加务实,通过其在消费品的生态科研能力,以及通信技术的背书,直接布局下一代操作系统鸿蒙,并且实现万物互联,而Hicar就是其中的排头兵,这种做法显然能更快的引起各个主机厂的橄榄枝,并且达到互利共赢的态势良性发展。

因此两者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方向不一样,走的路不一样,但相同的是,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将汽车已经作为下一代的竞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