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任何一种技术或者产品,表面上看起来是浑然一体的,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是由若干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可以将它小心的拆分开来。通过拆解,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技术或者产品的推进风险。
已故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兼“颠覆性创新理论”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在行业的早期阶段,当产品的功能和可靠性仍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时,专有解决方案几乎总是正确的,因为它使创新团队以最优化的方式,将所有组件集成在一起。
“但是,一旦技术成熟并走向更好,行业标准就会出现,逐步衍生并推进各种接口的标准化,这使得该领域内的公司可以专注于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并使产品更加模块化。那时,早期领导者的竞争优势就消失了,定义模块化组件的公司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这种产品成熟度提升之后逐步模块化解耦的思路,与畅销书《雪崩效应》中的论述极为相似,
这本书中提到,任何一种技术或者产品,表面上看起来是浑然一体的,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是由若干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可以将它小心的拆分开来。通过拆解,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技术或者产品的推进风险。
在物女心经专栏往期文章《为什么说物联网平台是“解耦思维”的集大成者?》中,我曾经详细介绍过解耦思维,一个基本理念是在已经观察到的几乎全部领域,随着技术和产品成熟度的提升,将会伴随硬件与软件之间、控制与执行之间、系统与组件之间的逐步解耦。
这种做法可以降低单一企业协调整个链条的风险,从而激发更多创新的诞生。各个企业之间形成合力,最终推进产业的整体性爆发。
当我使用解耦的视角持续观察AIoT领域的演进时,看到了很多鲜活的例子,当然也有一些公司正在走向这个趋势的对立面。这篇文章就来与你分享那些关于“顺解耦”,以及“逆解耦”的最新进展。
5G:分离与切片
在通信领域,解耦思维运用得极为淋漓尽致。
第一个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5G网络切片。
它建立在多重的解耦与分离的基础之上,其中涉及到的解耦包含用户平面(User Plane)、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与转发平面(Forwarding Plane)的彼此分离。
用户平面是在无线接入网络中,实际传输业务、应用数据的设备体系,比如手机上看到的网页、聊天信息,就是通过用户平面传输。控制平面上承载的是用户和网络的交互控制信息,比如我们上网时建立、保持、释放连接的过程,就是通过控制平面完成。转发平面就是按照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
用户平面与控制平面的解耦,使得用户平面的功能可以下沉到边缘云,让网络可以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提供服务,减低时延,提升可靠性。
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的分离,使得在网络中也可以引入类似于导航系统与公路系统之间的关系。控制平面起到导航系统的作用,转发平面就是传输数据的公路系统。
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分离之后,人们的想象力逐渐爆发,工程师们发现网络的物理连接并不重要,从而催生了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发展,也就是说,网络本没有路,你若需要,SDN随时可以给你定义一条路。
在这之后的进展一发不可收拾,人们又开始构想网络功能的虚拟化NFV,让网络就像一张白纸,任意画成网络拥有者希望的样子。越来越灵活的网络服务,意味着一个实体网络可以被灵活的定义成很多的虚拟网络。
略去过程中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专家们体力透支的晕厥,最终这些技术奠定了5G网络切片的基础,针对不同用户,令网络可以千人千面。
第二个例子,一种新型的技术架构O-RAN。
O-RAN 中的O是开放(Open)的意思,RAN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
我们常见的基站,就是RAN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线基站与基站控制设备之间的协议是设备厂商的私有协议,也就是说,购买A厂商的基站控制设备,那么意味着所有基站也要购买A厂商的设备。采用A厂商的基站控制设备,也就只能采用A厂商的核心网接入设备。
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备厂商开始加入这个行业。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某一家公司想要“包圆”就越来越难。为了方便相互之间的对接,通信行业就开始推动技术开放,推动“解耦”,让厂商之间划清界限,将原来紧密结合的系统进行拆分,把子系统之间的边界定义清楚,制定成统一的接口协议。
O-RAN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生态发展思路,首先,开放的协议让任何厂商的基站和任何厂商的控制器之间可以互相操作;其次,基站的软件和硬件平台解耦,专用计算硬件可以被通用计算硬件取代,大大降低了基站制造的复杂度。
5G和O-RAN有可能给通信领域带来根本性的动荡,形成大量的创新机遇以及新型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白盒
无独有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解耦思维同样正在逐步普及。
第一个例子,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操作系统。过去做硬件的人不用管软件,但是做软件的人必须兼顾两者,既看硬件又编软件。然而有了操作系统之后,软硬件彼此“解耦”,做软件的人可以不看硬件了。这并不是谁强谁弱,也不是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大家通过实践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共识。
比如以安卓为代表的操作系统,通过虚拟抽象层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分离和解耦,即所有的软件和应用开发者只需根据操作系统提供的编程接口,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就可以运行在所有基于该操作系统的设备上,而无需考虑设备中各类硬件配置。
操作系统在硬件抽象的基础上建立了标准化,软件与硬件工程师之间通过充分沟通,定义好了彼此之间的沟通边界和交互平面,形成共识。而这种共识已经固化成为标准和习惯,所以不需要再重复沟通。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演进,OT(运营技术)与IT(信息技术)工程师之间互相协同,逐步促进IT与OT层面的解耦。
第二个例子,工业设备的“白盒化”。
类似于通信领域的现状,工业中也存在设备、协议、操作系统、编程软件紧密绑定的情况。自从在1970年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DCS(分布式控制系统)进入工业领域之后,控制层的自动化硬件和软件结构从没变动,一直围绕着捆绑式的自动化硬件和软件在演进。
这与1970年代的小型计算机市场非常类似,当时几乎每一个小型机的供应商都是以硬件软件捆绑的应用方式和软件工具,以及自己的渠道伙伴和软件供应商进入和占领市场。工业设备的白盒化这个趋势在很多场景中发生,典型的包括流程工业、离散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等。
在流程工业,开放过程自动化架构OPA标准化现场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及监管控制功能块的执行。
在离散控制,统一自动化平台UAP让控制器可以最大限度的采用通用化的硬件,推进硬件与软件解耦,并使得通讯走向标准化。
工业机器人,硬件与软件平台也在逐步分离,ABB、发那科、库卡等机器人硬件,通过MTEK和Bright Machines等公司的软件方案,可以更灵活的控制和编程。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设备白盒化的推进,亦将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解耦的反面
有没有人站在解耦思维的反面呢?当然有,代表性“患者”都很自负,一个乔布斯,一个马斯克,看来这是个“天才病”。
提起这两个人,总会想到一句名言,“如果是你引领着人们开始向新的方向赛跑,最终是不是你赢得了比赛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与解耦的思维相反,硬件与软件、控制与执行之间的紧密集成,并不利于推动创新的大规模引爆,拒绝解耦的集大成者往往其辉煌难以持续。
苹果是那个带动智能手机势如破竹人手一个的公司,也是那个将手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一手在握的公司。在某些方面苹果是开放的,但是在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苹果选择了绑定与封闭。
虽然iOS为苹果争取到了更快的上市时间以及更佳的初始用户体验,但安卓作为操作系统的价值在前文中已经阐述过,反转发生的很快,在2010年安卓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越了iOS。
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汽车涉及更复杂的生态,如何与生态企业之间进行良好互动,是智能汽车成功与否的关键。虽然特斯拉享受到了软硬件绑定带来的快速上市优势,但能够领先多久是个问题。
《彭博商业周刊》曾经写过一篇封面文章《为什么造电动汽车比造火箭更难》,分析过其中的复杂度。
火箭每次只造一枚,全部零部件都精细打磨,而电动汽车是依靠流水线生产的,一辆车由几万个零件组成,规模化生产的难度可想而知。造火箭,是个封闭系统里的短期目标,而造电动车,是开放系统里的长期目标。
虽然特斯拉宣布开放自家专利,让其他企业免费使用,也面临在市场上难以找到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可用产品,但在技术理念上,特斯拉奉行的仍旧是封闭体系,这使得特斯拉需要一人扮演多种角色,在各种技术层面升级打怪。
特斯拉不仅要在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上与同行和传统车企竞争,还要在自动驾驶上与百度、谷歌们竞争,这使得特斯拉至少需要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发力。
任何一家企业,所能掌控的资源、人力是有限的。而多条战线的同时发力,则势必会导致特斯拉的资源配备处于多线状态,而面对来自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也或将使得精力有限的特斯拉变得应接不暇。
----写在最后----
《雪崩效应》的作者默舍?尤德考斯基说,商业和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和体系,当人们适当地拆散其结构,并予以重新组合,便能释放出犹如雪崩般巨大的能量。
经验告诉我们,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技术革命,都是从解耦开始的。这些分离、拆解就像是一颗小石子引发的雪崩,牵一发而动全身,由小到大的力量出人意料、非比寻常。
这篇文章我们汇总在物联网领域那些解耦思维的最新实践,他们带来了创新的源泉,从想法到落地同样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本文小结:
●任何一种技术或者产品,表面上看起来是浑然一体的,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是由若干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可以将它小心的拆分开来。通过解耦,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激发创新,从而实现更大层面的市场引爆。
●在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有很多运用解耦思维的例子,他们有可能给产业带来根本性的动荡。
●与解耦的思维相反,硬件与软件、控制与执行之间的紧密集成,并不利于推动创新的大规模引爆,拒绝解耦的集大成者往往其辉煌难以持续。
参考资料:
1. 《果壳中的5G》,作者:祝刚,人民邮电出版社
2. 《智联网·新思维》,作者:彭昭,电子工业出版社
3. 为什么造电动汽车比造火箭更难,彭博商业周刊
4. Separation-Innovation-Explosion, or how Apple and Tesla are on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by Matt Ha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