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智能家居的市场一片蓝海
01内外环境
中国的家电市场从未平静。
今年1月,小家电领域赫赫有名的巨头——飞利浦首次传出将剥离并出售其家用电器业务,售价预计为40亿美元左右。有预测称,虽然竞购程序尚未正式开始,但最终该部分业务极有可能被中国企业收购,以满足后者"补足小家电产业线、打开国际市场"的意愿需求。到8月,《美国家电制造业巨头惠而浦将出售其中国业务,接盘方可能是中国厂家格兰仕》的消息不胫而走,据悉格兰仕已经向惠而浦发出了收购方案,交易正在推动中。
不管是欧洲的飞利浦,美国的惠而浦,还是更早之前日本家电企业全线退出——海尔收购三洋白电业务、美的拿下东芝白电子公司80.1%股权、富士康获得夏普66%股权使其成为旗下企业……
近三十年来,欧美日家电制造企业拿到相似的剧本,一步步地将自认为落后的家电产能传递到了中国手上,借助国际企业力量实现扩张是家电企业主要向外走的一步。
另一层面,中国本土家电市场同样暗流涌动。
今年2月,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指导、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编制的《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发布,2019年国内市场家电零售额为8032亿元,相比2018年8211亿元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为-2.2%。以最受重创的彩电领域为例。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年中国彩电零售市场的销量为4772万台,零售额为1340亿元,同比都是处于下降的。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品牌诸如小米、华为、OPPO、一加近年都在以智能IoT的角度切入家电市场,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收获:
OPPO发布首款智能电视就是上个礼拜的事;华为推出智慧屏产品已经有一年;小米在甩开创维、海信、TCL等老牌厂商而拿下2019年国内电视销量第一之前,已经宣布成立大家电事业部,继续开拓除电视之外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市场,并且该事业部总裁王川直接向雷军汇报。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全球家电产业未来或将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国家之前,以海尔、格力、美的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现阶段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获取长期持续的增长活力?面临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以及智能IoT在家居环境的渗透发展,如何把握机遇实现转型,是这批家电企业实现价值跃迁的重要命题。
2019年中国本土市场电视品牌出货量(万台),数据来源:奥维云网
图片来源:网络
02玩家的布局
早在2014年谷歌对智能家居品牌Nest进行收购时,同一年,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三星出价 2 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亚马逊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cho智能音箱……
国内厂商的步调基本与国外相似,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IoT产业的布局,并且随着产业的变化逐渐调整并丰富智能IoT的业务线结构。
1)海尔智家
云端:2014年,海尔成立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一方面通过内部大量推出基于U+平台的产品,另一方面不断接入第三方厂商产品,打造开放的生态体系。通过平台的搭建与运营,目前海尔智家已经拥有超过56个大类、4000多个型号的具有IoT能力的智能家电,形成了覆盖多类场景和空间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设备端:2017年,海尔优家与瑞昱联合推出专为智慧家庭深度定制的IoT芯片——云芯,并提供UHomeOS操作系统。
应用端:海尔智家APP
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
2)美的
云端:美的很早就与第三方物联网平台互通,促进设备物联。2019年,美的正式发布IoT开发者平台,着眼解决智能设备接入和不同产品互联互通的问题。
设备端:2019年,美的IoT推出专为智能家电定制开发的HolaCon智能芯片,并同时推出搭载该芯片的通信模组。
应用端:美的美居APP
工业互联网平台:Midea M.IoT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行业输出能力。
3)格兰仕
设备端:2019年,格兰仕与知名RISC-V解决方案提供商赛昉科技(SiFive China)联合发布两款物联网智能芯片——BF-细滘、NB-狮山,并打造开源操作系统GalanzOS。
此外,2020年,格兰仕集团还与赛昉中国、千兆跃共同注资成立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依托RISC-V开源芯片技术以打造独立自主的开源芯片生态。
因为篇幅原因,更多厂商的情况此处暂不做详细说明,但通观行业,家电厂商的IoT布局主要分为三个特点:
1、物联网平台是标配。
很长时间以来,智能家居最多做到的是单品智能,很多甚至只是将用遥控器能实现的操作延伸到了手机APP上,能体现的价值并不多。因此,当时的智能家居产业普遍存在C端购买力不足、用户体验不好;B端开发成本高、互联互通难的痛点,属于早期厂商试错的阶段。
在这时,降低研发门槛,互联开放的理念需要被执行到实处,那么无论是自建还是与第三方物联网平台合作,IoT平台始终都是实现开放的重要基础设施。
2、众品牌纷纷踏入芯片领域。
除了海尔、美的、格兰仕以外,还有TCL、格力、海信、长虹等诸多企业,都踏上了研发芯片的道路。其一是因为芯片行业本身具有热度,其二是厂商希望从平台端延伸到设备端,形成一种"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云端"的全面布局,有利于业务发展。
3、有能力的厂商持续发展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以海尔、美的为典型,厂商自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设施,从业务PaaS平台切入,一方面是将多年的行业知识与经验沉淀到平台中形成数字化模型或工具,另一方面是通过平台融合新的技术与生态,改善传统的服务模式。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厂商获取业务收入的另一重要途径。
03为什么家电厂商转型IoT迫在眉睫?
首先,增量市场增长缓慢,存量市场需求下降已经成为家电产业不争的事实。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飞德曾经在一次演讲中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美的在2010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千亿,2011年很快就到了1400亿,但是2012年又掉回1000亿。"
这也就是说,传统的追求规模导向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家电业都看到了传统彩电产业的"失败",更明白危机已经扑面而来。
其次,中国家电产业大而不强,需要转型升级。
大而不强的说法,来源于中国家电低端产业占比过重,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却较低。这才导致以美的、海尔为首的行业头部公司,陆续砍掉了低附加值的业务线,更大程度上以成为科技企业为方向。
第三,竞争对手给予了启发。
传统家电厂商们亲眼看到,类似小米、华为、OPPO这样的竞争对手,挥舞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家居生态"这样的优势武器,已经迈过了该产业的技术门槛而迅速地追赶上来。
他们跑去做电视,本意并不是将红海市场杀成血海,而是要使电视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端口,组成各自的AIoT智慧生活产业生态链,实现各个智能设备间的互联协同。特别是在5G时代,"电视"甚至都可以不称为"电视",而是一个"智慧化的大屏",承载未来5G条件下丰富的应用场景。
那么,家电厂商多年来在硬件上积累的技术、产品与供应链等能力,实际上也是发力IoT的重要武器,完全有机会帮助其在IoT市场重获生机。
04结语
“单纯硬件没有用,未来一定要靠软件驱动硬件,内容也要靠软件驱动。”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面对全新的数字化浪潮时这么说到。
随着近年产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变化,我们可以见到,传统家电企业正以开放互联的态度参与IoT产业的竞争,不止是芯片、模组、操作系统、平台等产品被陆续推出,黑电与白电厂商间的互通、家电厂商与京东、阿里等生态间的互通已经成为常态。
改革与转型,合作与竞争,家电企业的江湖故事将朝着AIoT的方向进行下去,一切都还没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