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场围绕餐饮B端的持久战正在进行。
“企业服务SaaS是未来10年的长周期。”
“独角兽捕手”朱啸虎去年4月曾做出过这样的预判。
如今来看,不只是VC/PE机构抢滩SaaS服务企业,阿里、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不例外。
近日有报道称,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已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对智慧餐饮服务商“美味不用等”的全资收购。日前,双方已完成全部交割。
这也是阿里继收购本地生活SaaS服务商客如云后,在本地生活B端落下的又一枚重要棋子。
官网显示,成立于2013年1月的“美味不用等”是一家智慧餐饮服务商,通过to B的SaaS服务和to C的产品,解决餐厅的效率、管理、营销、成本和顾客就餐体验等问题。
截至目前,“美味不用等”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服务10万余餐厅,每年为近10亿人次的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
在C端流量红利见顶的情况下,布局B端、抢滩SaaS,帮助餐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作为国内本地生活服务第一大平台,美团点评近年来也在餐饮领域to B端的服务上积极运作,从供应链、SaaS、数字营销,到金融支持、外卖配送等餐饮上下游各环节皆有布局。
除此之外,第三方企业服务公司,如微盟、有赞等也涉足了餐饮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让这个细分赛道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一场围绕餐饮B端的持久战正在进行。
为什么要争夺B端?
在餐饮领域,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过去扮演的角色,一直是连接商户和消费者的工具,主要作用在积蓄流量,与供应链各环节共同合作,满足消费者的餐饮需求。
阿里、美团通过“价格补贴战”一路跋涉,一路厮杀争抢用户的同时,彼此间的战火也烧到了B端。
“过去二十年,数字经济行业需求侧的数字化逐渐完成了,但在供给侧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科技企业不要想颠覆线下传统企业,应该融合发展。”在2018年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美团点评CEO王兴提到,美团点评在餐饮后端不断“修路”,想与企业、商家共同走一条大而全的融合发展道路。
餐饮to B服务是一个万亿的市场,也注定是一个巨头竞争残酷的市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餐饮行业大数据监测与商业新模式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餐饮业收入已经达到42716亿元,正式进入4万亿元新时代;2014—2019年,中国餐饮服务市场门店数量也呈上升趋势,2019年服务齐全的餐厅门店数量最高达到711.81万家,快餐门店数量为182.79万家,大排档还有40.43万家。
庞大的餐饮企业数量意味着to B端的市场同样充满想象。他们的数字化升级和效率提升成为阿里、美团发力B端的切入点。
一场围绕供应链、SaaS服务、数字营销、金融支付、外卖配送等多环节的餐饮业数字化变革应运而生。新冠疫情加速了这场数字化变革的推进速度。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餐饮商户数字化调研报告》显示,现阶段餐饮行业数字化服务的渗透率并不高,外卖虽然是餐饮商户数字化主要形式,但渗透率也仅为14%,诸如订单分析、会员管理、线上装修、线上收银、线上进货等数字化服务的渗透率更是低于10%,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仍有很大空间。
图片来源:美团点评
早在2019年11月,由饿了么和口碑合并而成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发布了“新服务”战略,旨在为商户配备服务工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商家降本增效,实现数智化变革。
战略发布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一个重大动作是,在2020年2月宣布旗下口碑收购餐饮SaaS服务商客如云。
通常来说,餐饮SaaS服务商主要为餐饮企业提供预订、点餐、收银POS、外卖、会员管理等系统软件服务。
客如云虽然是餐饮SaaS行业头部玩家,但它却不是国内POS系统做得最大、最好的一家。外界对于阿里为何收购这家企业充满疑惑。
但客如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部署简单、功能全面、管理界面友好、设备颜值高。这就为B端中小商户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使用门槛,同时有利于软件和产品的推广。
时隔一年后,口碑再被曝出完成对“美味不用等”的收购。它与客如云类似,都是餐饮SaaS服务商,那么,为什么阿里要再收购从事同类业务的“美味不用等”?
从业务范围来看,大部分餐饮SaaS服务商功能主要集中在收银、订座、会员营销等商家侧服务,而“美味不用等”主要面向消费侧,提供线上排队、实时报号等服务,它也是少有的同时服务B、C两端用户的餐饮SaaS产品。
据悉,大众点评、携程美食林、窝窝团等O2O平台目前都已接入了“美味不用等”的服务。
从客如云到“美味不用等”,阿里全部收入囊中,至少说明它正在加码餐饮B端服务的各个环节,全力推进餐饮业的数字化。
掌握4.8亿年交易用户、在餐饮外卖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团点评,显然也不甘示弱。就在阿里宣布收购客如云后不久,美团点评也被曝出入股餐饮SaaS服务商“哗啦啦”。
除了能够为商家提供“点餐+收银+门店库存管理”等信息化管理服务,“哗啦啦”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它拥有互联网支付牌照、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能够提供支付和类金融服务。这也让美团点评在餐饮B端布局更加完善。
在巨头的资本动作下,餐饮to B的企业正陆续被拉入阿里、美团的阵营,竞争意味越来越浓。
美团、阿里的餐饮B端版图
曾经,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对餐饮商家的改造主要聚焦在信息和交易的线上化,帮助商户进行线上营销与引流。
如今,阿里、美团点评两大生活服务平台在餐饮领域已经越来越纵深化。寻求在IT系统、经营、金融到供应链等环节全方位满足商家需求,实现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互联网化。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美团点评在过往的团购、点评和外卖业务中,已经积累了650万年活跃商户和4.8亿年交易用户。凭借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大数据优势,美团点评沿着“六大赋能”,即营销、IT、经营、金融、供应链和物流,尝试让行业从模式创新转向效率改造。
自2016年起,美团点评开始进入餐饮后市场,重点搭建自己的基础设施能力,推出餐饮开放平台、建立餐饮生态业务部,实现商家对从供应链到经营各环节的全覆盖;
当然,为了深入布局智慧餐饮,美团点评也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壮大了自己的餐饮to B端服务阵营。
目前看来,美团点评餐饮领域to B业务增长强劲。美团点评的财报显示,包括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在内的新业务,2020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43.5%,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23.16%。
但同时,这块业务还是一个“吞金兽”。2018年,美团点评包括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在内的新业务亏损10亿元;到了2019年,毛利达到13亿元,初步实现盈利。但受疫情和加大业务投资的影响,2020年第三季度,经营亏损达到20亿元。
不同于美团点评做大规模的逻辑,本地生活赛道另一座“大山”——阿里的打法是建生态。
在餐饮服务领域,阿里并不会自己做软件,而是利用自身的技术搭建通路,让第三方提供插件、定制软件,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数据打通。
为了推动B端数智化发展,2019年1月,饿了么打出“3个100万”战略:要帮助100万线下商户新上线、赋能100万商户数字化升级、新增100万就业岗位;同年3月,口碑饿了么又宣布向100个三、四线城市下沉,服务当地商户和用户。从门店数量和覆盖范围两个维度,阿里逐渐搭建起了自己的餐饮B端生态圈。
此外,阿里通过投资和收购等方式,完善其餐饮产业链布局,将一些餐饮服务商纳入麾下。相较于美团点评,它似乎不求多,而是求精和深。这样带来的一个好处是,平台能直接承接服务商既有业务和流量,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餐饮数字化发展到今天,商家变革的关键在于提升效率,包括流量协同效率和商家获客留存效率。餐饮SaaS作为连接B、C两端,帮助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的工具,成为阿里和美团竞争的其中一个关键节点。
甚至在一些热门的、市场占有率高的餐饮SaaS背后,还能看到多个巨头的身影。如“美味不用等”,它在被阿里收购前,曾获得过携程、美团点评、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投资。
全天候科技观察发现,美团点评在供应链和金融支付环节主要依靠自建服务触达商家,在涉及排号、点餐、会员管理等经营和IT系统环节,则通过投资和收购等方式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美团点评在餐饮to B端的业务上已经布局了11家企业,这一数字是阿里的2倍多。
整体来看,两家在布局策略上也呈现明显差异:美团在供应链、经营和IT系统方面阵营庞大;阿里则在金融支付环节布局相对更多元。但双方都没有落下餐饮to B的任何一个环节,而是在这个领域越扎越深。
阿里系员工李林(化名)向全天候科技透露,口碑销售团队甚至在销售客如云产品时向客户搭售一个“二代码”,即点餐、支付结算小程序,从而提升支付宝活跃商户和活跃用户数;这也成为阿里本地生活高层的KPI之一。
随着SaaS服务这个关键节点的打通,餐饮B端数字化进程也在加快,行业数据生态闭环或将形成。
阿里、美团餐饮To B的挑战
除了阿里、美团这两个中心化平台,依托私域流量发展起来的去中心化平台微盟、有赞,也在餐饮to B服务方面磨刀霍霍,争抢蛋糕。
财报显示,得益于电商、零售、本地生活等垂直板块的重点发展,2019年微盟SaaS业务收入为5.07亿元,同比增长46.1%;公司合作餐饮商户数达到4602家,收入占SaaS业务总收入的7.8%。
为发展智慧餐饮业务,2020年微盟加大了对餐饮SaaS服务的布局:先是在2月宣布收购雅座63.83%的股权,实现对后者控股;接着在4月投资智慧商业服务提供商“商有”,进一步加码在餐饮外卖领域的精细化服务。
这些还不够。为了进一步强化智慧餐饮业务,2020年5月,微盟还成立了智慧餐饮公司,下设智慧餐厅、雅座收银、雅座会员、成本管家和商有外卖五大业务线,形成集会员、收银、外卖、商城、点餐、预订、供应链管理为一体的全场景一体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近日,微盟还拓展了C端流量获取渠道,将智慧餐饮接入支付宝小程序,从而帮助商户提高获客率与曝光量,持续为餐饮品牌数字化赋能。
微盟智慧餐饮接入支付宝小程序
有赞也曾发布过“新餐饮”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外卖场景中,可以完成扫码点餐、领优惠券、买单等业务,帮助商家省去平台抽佣,提升转化率和复购率;在堂食场景中,则能够帮助商家实现自助点餐、多人同时点餐、在线买单等功能。
在餐饮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资源、产品、模式等存在差异,不同企业在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也有很大不同。
艾瑞咨询2018年在《中国智慧餐饮行业研究报告》中提到,行业处于竞争激烈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众多玩家不断入局,另一方面老玩家兼并整合加速,实现优势互补。
如果说阿里收购“美味不用等”、美团收购屏芯科技还只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在微盟控股雅座等一系列动作后,这场对决还逐渐表现出新老玩家PK的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有赞、微盟背后还站着共同的股东腾讯,他们享受着微信庞大流量的滋养。
美团点评和阿里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许并非是外部抢食者,而是它们自身。最强的城堡通常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在to B端的竞争中,美团点评采用的是仍然是“价格战”。据悉,传统餐饮软件硬件和系统费用大多上万元,而美团收银机基本在千元左右,一些单屏收银机甚至只要几百元,这让不少同行业服务商叫苦不迭。
而美团点评采用的直营推广模式,随着地域范围扩大,营销和运营成本也会不断攀升。
美团餐饮学院院长白秀峰曾透露,美团在B端业务上的投入短期内是很大的,餐饮商家的数字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改造的地方很多。
回看餐饮SaaS行业的发展,过去有不少企业都因为无法承受销售成本、市场教育成本,最终倒下。
对于美团点评而言,或许钱不是问题,即使今年三季度新业务亏损同比扩大了66.67%,公司仍表示会坚持投入。
阿里依托数字化系统在营销端可能略有优势,但由于主要业务依托收购来的企业开展,所以更大问题在于业务的融合及效率提升。
李林告诉全天候科技,阿里收购客如云后耗费了较多精力和时间在企业融合、组织调整上,相反在业务层面进展并不明显。
“原计划客如云在2020年9月底前要与阿里完全打通,但没有完成,往后推迟到了12月底。”李林提到,一方面是因为客如云人员较多,更重要的是阿里本地生活内部执行力不足,任务迟迟不能落地,导致最终计划延迟。
据他透露,“2020年1月1日前,客如云基本与阿里拉平了,剩下还有收尾工作需要在2月1日前完成。”
对于美团点评而言,投资或收购来的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合同样重要。
目前来看,餐饮领域的to B服务仍是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