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RFID技术由于非接触式特性,灵活的场景适应性,再加上应用成本较低,在医疗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近些年来,时常能听到医疗纠纷的新闻,对大众而言,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20年年初发生的陶勇事件。这些医患纠纷背后往往牵扯着人情或金钱利益,很可能到了最后,医生和病人都是受害者。当我们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不免会感到一阵唏嘘。
(来源:pexels)
RFID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客观上来看,医疗领域天然属于一个敏感地带,其中的纠纷也常常一时难以理清,除了一些实属无理的纠纷,比较常见的就有手术过错、诊断检查过错、延误诊疗、用药不当、并发症处理不当等等。一些重大手术甚至事关人命,医疗事故的责任重大,也容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记录事实,避免相关纠纷的发生,也为了更好地对医疗流程和病人进行管理,医院希望留下明确的记录。比如,在手术环节中手术器械的使用时间,使用型号,用于哪台手术,经手人等明确信息。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出现,医疗领域信息化步伐的也越来越快。其中,RFID技术由于非接触式特性,灵活的场景适应性,再加上应用成本较低,在医疗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今,RFID在医疗领域已经出现不少典型应用场景,比如,通过RFID技术快速完成病人的身份识别,快速入院登记并展开急救工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救人效率;使用RFID技术能够对医院感染性废弃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病毒扩散,在防疫控疫方面效果显著;大型医疗中心一般都拥有大批重要医用资产和医用物品存储基地,使用RFID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完成物品的查找、核对,并且防止发生医用物品误置事件……
RFID智慧医疗是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达到更高的信息化水平。在医疗行业中使用RFID技术,能够改善医疗作业流程和提升医疗品质,同时提升医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使用RFID进行手术器械管理意义重大
在医院的日常运作中,手术器械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是针对单个器械的识别追溯,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手术器械状态的记录。
在完整的手术流程中,医院消毒供应室需要对手术器械进行回收、清洁、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需要防止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超过消毒有效期、再度污染等问题发生,经严格灭菌消毒后才能供给新的手术使用。
对此,越来越多医院将RFID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消毒流程管理系统,将RFID技术与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结合运用。每一个手术包装配一个RFID标签,负责采集手术包流程信息,包括手术器械种类和编号、数量、包装人员编号、包装日期、消毒日期、手术包类型等等,这样就能实现对手术器械的全程监控。
在此之前,传统记录方式多使用器械包记录纸,这种方式存在很大问题,因为记录纸实际构成了手术感染的源头之一。通过采用RFID管理和追溯系统代替记录纸,就能够跟根源上避开感染隐患。
在每把手术器械上安装专用型微中小型抗金属RFID标签。有了RFID标签就能实现对每一个手术器械的追踪管理,比如手术前确认消毒过程准确无误,之后的装包打包环节没有错漏情况,包括术前核对,术后清点,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清晰无误,还要防止手术器械遗漏在病人体内。
手术器械上应用的RFID标签需要满足极为苛刻的环境条件。首先,手术器械本身精密小巧,标签不能影响正常的手术作业,常常需要超小型标签;第二,手术器械需要经过严格的高温消毒流程,这就决定了标签必须具备耐高温的特性;第三,手术过程中,绝对不能出现标签脱落的问题;第四,手术器械一般都是金属材质,标签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金属特性。
综合各方面的要求,可以看出:手术器械上所用的RFID标签相较于普通RFID标签有很大差别。
201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全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全部实行唯一器械标识。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借助更先进的数据化手段推动医疗事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RFID技术推动智慧医疗建设成效凸显,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