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5G环境智能物流配送中心,超窄过道叉车正在有条不絮地运行,空间环境布局紧凑,且实现了人车分流。二维码和RFID技术应用辅助自动寻址系统,实现了产品定位精准、存储便利……
在5G环境智能物流配送中心,超窄过道叉车正在有条不絮地运行,空间环境布局紧凑,且实现了人车分流。二维码和RFID技术应用辅助自动寻址系统,实现了产品定位精准、存储便利……
这是12月22日通力电梯中国供应线制造运营开发总监张镇,在ENI经济和信息化网“5G+工业互联网”直播专场中分享的智能物流场景之一。超窄过道叉车及5G、RFID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通力电梯配送暂存空间使用率提升33%,支持了业务增长。
同期参与直播的Epicor解决方案顾问何子元、帆软软件离散型制造业顾问孙前,则分别从TOC约束理论,智能制造业过程中数据落地价值场景等角度进行了深入讲解,使得智能制造主题下的直播内容更加丰满,更具有参考性。
超过100位制造业企业IT管理人参与了本次直播。
张镇 通力电梯中国供应线制造运营开发总监
在展示智能物流及智慧能源管理的丰富场景之前,张镇分享了通力电梯中国供应线智能制造战略路线图,在2021年,通力电梯通过ERP、MES及能效管理系统的建设及融合形成了应用分析与服务能力,在2023年之前将建成通力昆山工业园OT大数据管理中心。在边缘控制技术在智能物流配送系统、智慧工业园能效管理系统方面得到良好应用的同时,接下来的两年中,还将形成智能化需求变更、智能化价值流分析管理平台、智能化VR / AR 系统、智能化循环盘点等更为丰富的场景。互联互通设备的部署方面,继AGV 、IGV 、RFID 、继电器应用之后,测试机、萨尼尼产线、磁条线、无人机、3D打印等将陆续上线。
之后,张镇分享了5G + 边缘计算应用场景概况,包括中国电信5G专网营造的智慧园区工业物联网环境,边缘计算技术支持的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湖、端边协同到云边协同的部署等。而VNA 、AGV 、 IGV、 RFID及 WCS 等系统的应用,取消了叉车工厂内的物流供给,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除了库容的增加,在制品库存降低800万人民币,生产力比去年同期提升5%,生产周期缩短15%。
而通力电梯实现的智慧能源管理效能也非常的可观,通过自动采集数据,可年节省36万人民币 ;实现运维集中调度,可年节省6万人民币;节约能耗达26万元人民。同时,通过可视化管理实现了实时数据赋能更加敏捷的快速响应以及数字化预测性、预防性维护。
何子元 Epicor解决方案顾问
随着客户成为生产运营的拉动力,如何协调销售订单、生产订单、采购订单,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软件系统服务于生产计划,成为企业的关注点。在《TOC约束理论助力企业缩短交期》为主题的演讲中,恩柏科解决方案顾问何子元分享了在企业生产计划依靠现有的优质平台或者TOC约束理论在APS的应用经验。
制造业深耕近50年的实践经验,使得Epicor在洞悉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同时,对于各个具体场景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成熟的方案。在演讲中,何子元结合按照工单交期倒推占用各工序的生产资源的无限产能,会给企业造成超负荷生产,以及部分资源不能很好利用的生产短板等问题,通过有限产能和无限产能的对比,体现了APS可以避免出现生产负荷的优势。
相较于同类方案,Epicor具有APS可以内置于ERP系统的优势,同时,基于TOC约束理论的Epicor APS可实现:考虑每一工序的有限产能;对于一个工序可有多种设备加工的情况,系统会以瓶颈资源作为排产参考;在计划运算时,可自动从资源组分配具体的资源或设备,从不同的条件来模拟计算排产,并比较前后的差别用甘特图形直观地显示排产结果;可定义排产优选顺序,也可人工调整某道工序或整张工单的生产计划等。
孙前 帆软软件离散型制造业顾问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而数据要发挥价值需要落地的场景。帆软软件离散型制造业顾问孙前以《场景化应用赋能企业“智造”转型》的主题,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谈起,深度诠释了数据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发挥的生产力作用,并分享了销售运营管理闭环和订单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场景,并且还展示了其他一系列丰富的数据应用和场景,如售后服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等。
同时,作为第三方机构认证国内BI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帆软,结合深耕BI领域15年的理念及技术积累,服务数百万用户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体化管控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数字化经营能力。”的方法论及途径,其中包括:
一个平台:构建一个商业智能分析平台,统一数据报表输入输出口;
两个统一:统一数据中心/统一报表规范;
三个层级:基础层,报表查询提高效率。部门层,形成部门主题报表。决 策层实现信息透明,掌握经营;
丰富场景应用形式:月度会议、大屏幕展示、管理驾驶舱、移动BI、多维度自动分析、报表自询、数据补录。
在活动的讨论环节,三位讲师结合在线提问的“5G投入及效能核算、计划资源变化大时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提高数据质量”等问题,与参会IT相关管理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