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智能人居的定义,强调在人的居住空间内,提供涵盖安全、舒适、娱乐、健康、隐私等全方位智能产品及服务,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与感受。
2022年不见好的经济形势,影响了很多行业。
对于以智能化改善人类居住空间为目标的智能人居行业来说,或许因为与民众消费情绪直接相关,近年来同样喜忧参半。
智能人居的定义,强调在人的居住空间内,提供涵盖安全、舒适、娱乐、健康、隐私等全方位智能产品及服务,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与感受。而所谓人的居住空间,更大范围包括家庭住宅、酒店公寓两大类型,涉及C端、B端不同商业逻辑。
短暂的下行并不意味着行业消亡,智能人居行业眼下面临值得深究的、不一样的机遇与挑战,反而成了其中企业调整战略、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为此,AIoT星图研究院历时数月撰写本次《中国智能人居产业研究报告(2022)》,报告团队通过线下拜访、线上采访、案头资料等形式沉淀对智能人居的梳理和理解,并将于9月29日(周四)下午为报告举行线上直播发布会,期待与各位产业伙伴交流讨论。
活动报名
报告目录
报告亮点内容归纳:
01 智能硬件篇:当“爆品”归于平静,我们能得到什么经验?
智能音箱当属家居智能硬件行业最具典型的爆品之一。
2015年,智能音箱产业拉开“百团大战”的序幕,互联网公司跨界涌入。但只到2020年,中国智能音箱在售品牌便只有40多个,2021年几乎没有新玩家进入,且老玩家还在继续退出。
原因一方面是马太效应:根据洛图科技统计数据,2021年百度、阿里、小米三家在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总份额达到92.2%,加上第四名华为的市场份额3.6%,国内智能音箱前四市场份额已经高达95.8%,市场集中度甚高,新玩家很难再有空间;
另一方面,智能音箱这个品类在家庭环境中仍极大概率被认为非刚需、价值模糊,它很难完成初面世时“家居入口”的目标,以至于大厂的新品卖点主要在娱乐、教育等功能,以至于智能电视、智能中控屏这样的“后来者”接连宣传它们才是真正的“家居入口”。但行业的争论又开始出现:真的存在完美的“家居入口”吗?
无论如何,除了目标客户不太一致这一点,智能中控屏产业颇像是当年的“智能音箱”,混沌初开,百家争鸣,新的故事又将开始……
图表:智能硬件市场发展历程曲线
02 云与IoT平台篇:如何创造百万销量“爆品”背后的闭环服务?
尽管行业常说智能硬件厂商要从“一次性销售单品”跨越到“长期售卖服务”,但这过程并非容易,在产品交付之前、产品交付后的运营两个阶段将面临不同类型的挑战。
在产品交付之前的工作里,企业将充分体会智能硬件开发链条长、通信协议复杂、标准难以统一的痛点,最大的期望是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以及相比于单打独斗,产品最好融入到知名的跨品牌、跨品类设备生态中。
在产品交付后的运营阶段,依靠数据服务获取第二增长曲线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过程的其他挑战也不容轻视,包括:1)保障十万级甚至百万级智能设备的在用户所处的地理区域内稳定可靠运行;2)在日活逐渐升高、海量设备高并发运行时,仍然能保障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确保用户体验不受影响;3)确保智能设备产生的数据足够安全,最典型如用户对智能摄像头产品的数据安全、隐私的顾虑达到较高水平,厂商需要确保安全可靠地存储用户信息,任何一次信息泄露事件都将对品牌造成伤害。
由以上信息可得,产品开发、产品完成销售后的运营工作皆是挑战诸多。
但本质上,硬件厂商的核心业务应当在产品和功能创新,期望尽可能减少其他环节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成本,通过“上云上平台”的方式获取第三方专业服务已然成为趋势,关于“云与IoT平台”的行业信息就此值得探索……
图表:物联网平台技术架构图
03 人居场景篇:To B与To C还是选择题吗?
在报告中主要分析了数字家庭、智慧酒店两类人居场景。
从相似点看,无论是数字家庭还是智慧酒店,最终智慧化应用的使用者都是C端用户人群,因此隐私和安全保障始终是产品和方案开发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另外,以明确的ROI证明产品和方案价值、降低购买成本和安装部署门槛同样重要。
从不同点看,智慧酒店面向的是B端酒店经营者,较C端数字家庭客户有更高的消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并且其对智慧化产品和系统的引入一部分能起到“降本增效”的经济效益,因此转型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对于C端家庭住户来说,需要使用额外的花费来换取更舒适便捷的体验,但往往会陷入这部分是否为“刚需”或“伪需求”的怀疑,所以市场教育成本更高,厂商也在针对这点做出努力,例如全屋智能线下体验店的开设。
但归根结底,在人居场景寻求B端客户与开辟C端用户并不算是非此即彼的,二者之间应当会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且行业明显还需要更大范围地进行市场教育普及,各大厂商近来的市场行动正在表明这一理念……
04 智能人居产业链图谱
更多精彩内容即将呈现,完整版报告将于9月29日正式释出,敬请期待!
活动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