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比亚迪梦想日发布会举行,首次系统披露了旗下智能化版块的布局和成果。
近日,比亚迪梦想日发布会举行,首次系统披露了旗下智能化版块的布局和成果。
对于此前外界关于“比亚迪在智能化战争中落后”的言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电动化是基础,没有电动化的智能化只是危房。”
而汽车电动化的基础,王传福以比亚迪整车智能架构“璇玑”为例,提出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这四链也是比亚迪璇玑架构系统壁垒最深的根基。
基于此认知,比亚迪不仅在多款车型上不吝成本地大量配置传感器,多次出手投资相关企业,甚至花大价钱搞自研。
那么,这能否在当前已陷入内卷境地,需要成本控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又一阵感知竞争的旋风呢?
比亚迪传感链布局一览
汽车传感器种类繁多,且许多汽车传感器研发难度较大,因而比亚迪采用了自研+外供两条路走路的战略。
外供方面,主要包括:
速腾聚创:为比亚迪多款车型供应M系列激光雷达
禾赛:为比亚迪提供激光雷达(尚未有具体信息)
博世:为比亚迪智能车身云辇系统供应轮速传感器
苏奥传感:提供电机里的分配环、电驱里的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
Veoneer维宁尔:为海豹系列和出口的ATTO3系列供应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单摄像头。
大为股份:提供胎压监测TPMS传感器
安培龙:提供温度传感器(已上市)
开特股份:提供汽车空调用温度传感器
另外,比亚迪还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优化供应链条,其中包括MEMS传感器芯片研发生产商明皜传感、速腾聚创、MEMS陀螺仪研发生产商深迪半导体。
在传感器自研方面,主要以旗下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和弗迪科技为主。
其中,比亚迪半导体的传感器业务主要有CMOS图像传感器、嵌入式指纹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种类,曾一度冲击深交所创业板IPO,后因产能问题而撤回。
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比亚迪半导体实现了汽车、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的多领域覆盖及应用,并一度跃居为该领域的国产第四大厂。
而弗迪科技则主要提供用于ADAS、转向系统的高速、加速度、车身姿态传感器,但目前这部分供应亦有外采份额。
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弗迪科技在2023年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DDMA(多普勒分集发射)波形的毫米波雷达,实现了4D成像雷达、智能车门雷达、舱内活体检测雷达等的量产。据并于2022年底出货量突破百万颗,目前已承接了比亚迪角雷达的全部份额。
车载传感器,发展趋势一览
车载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动力系统、底盘、车身等关键部位,可分为车身传感和环境感知两大类。
作为车规级产品,传统车身传感器在技术和成本上已近稳态,但传感器的综合应用仍具有边际价值。例如,智能座舱中人脸识别、智能进入、个性化车身控制等功能依赖于对驾驶员的感知;智能空调出风口、智能氛围灯对内置传感器提出智能化需求。
因而,基于汽车零部件及架构的智能化升级,车身感知传感器也迎来广袤的发展空间。
主要车身传感器类型及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逐步提高,各主机厂和供应商发力于性能更优的感知部件与感知方案,环境感知类传感器近来持续走热,4D毫米波雷达带来新的行业增量,激光雷达成为L3级以上自动驾驶标配。
总体观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一辆B级车装配超过90个传感器,其中动力系统中安装45-60个,车身系统中装配超过20个,底盘系统中装配30-40个。
经中金公司研究部测算,2026年全球、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到3,803元/1,449亿元,2023-2026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均保持在26%以上。
其中,环境感知类传感器增速较快,全球市场空间5年CAGR为35.6%,车身感知类传感器增速同样不低,全球市场空间5年CAGR为12.7%。
从具体类型来看,车身感知领域惯性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旋变传感器深度受益于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增速较快;而细分赛道中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同样具有结构性机会。
此次,比亚迪智驾的传感链在车身感知方面主要包括惯导传感器、电机旋变传感器,转速转向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在环境感知方面主要搭载了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4D毫米波雷达,以更强的夜视能力,更强的探测能力,实现对天气气候、地域环境等的全场景、全天候、全地域的整车全传感器大融合。
而随着新能源车企的战争持续升温,比亚迪搭载多种传感器件的量产车型的推陈出新,传感器等上游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将在在2024年继续迎来蓬勃发展。
整车智能的升维打击,难以被效仿
在比亚迪的整车智能架构下,传感链实时获取信息,其他链传输、反馈、执行信息指令,这对于汽车部件和数据流的高度统一提出了超高要求,因而选择建构自研生态、整合供应链条成为了这种模式下的必然选择。
可以说,比亚迪的整车智能,站在了更高维度布局,又具有自研供应链优势,其他车企难以效仿。这一局,比亚迪切实坐稳了国产智驾的第一梯队。
迄今为止,比亚迪的整个智能化团队规模已经达到4000多人,其中,硬件部分有1000多人,软件部分有3000多人。
据悉,整车智能架构不仅会载入百万级的仰望系列,三十万级的腾势、方程豹,以及后续王朝海洋等系列都将陆续排队量产上车。
未来,比亚迪也将再度投入1000亿,沿着整车智能的技术路线,进一步加速汽车工业的变革。
结语
正如王传福所言,“汽车是长了腿的超级智能手机”,手机只有十几个传感器,汽车则有三百至四百个传感器。
放眼望去,从头部车厂过去近十年的实践可以看出,无论智驾、智舱还是如今的大模型,智能车的竞争的核心,最终全都落在数据。而数据的流通靠智算,数据的获取则靠传感。
传感链是智能化争锋的起点,更是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