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技术的演进升级以及研发力度的持续加码,这场关于AI大模型的竞争只会愈演愈烈。而运营商作为数字中国的主力军,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将进一步推动大模型的发展,以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人工智能的场景化和商业化落地。
自2022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由此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革命,国内外大模型领域风起云涌,给千行万业智能化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跑进AI时代。
众所周知,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是AI大模型的胜负手,以大模型算力为云的基本盘,成为了云厂商们必须抓住的大生意。于是,伴随着AI大模型到来的同时,云计算市场也变得激流涌动,云厂商们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而在这场“百模大战”中,除了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云厂商在竞相角逐,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也在“卷”入其中,其就是三大运营商。
与国外运营商更多将自身定位为基础设施的角色不同的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在AI大模型赛道上可谓是动作频频,并且彰显出其在AI赛道上的“野心”。
动作频频,三大运营商竞逐AI大模型赛道
在新的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浪潮中,三大运营商从最初的小试牛刀到后续的持续发力,不断在大模型赛道上加速奔跑。目前各大运营商均已经在不同层面上展现出自家大模型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且还在不断加注算力赛道,以满足训练和推理高质量大模型时所需的高效算力。
基于近年来积累的丰富数字政府建设经验以及在客服领域多年沉淀的海量服务数据、业务知识和服务经验,中国移动率先发布了两款行业大模型——九天·海算政务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随后,中国移动联合多家央企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融合通信、能源、钢铁、建筑、交通等8大行业专业知识,具备自主技术攻坚、安全可信可控等五项核心优势。
图源:网络
在算力层面,中国移动构建了“4+N+31+X”的数据中心布局,以热点业务区域为核心,通过建设边缘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强化了算力资源的覆盖和边缘计算能力。目前,中国移动已先后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宁夏等多地打造多个智算中心。
此外,就在前不久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移动还发布了AI+行动计划,包含智能基座、人工智能基地和AI+产品及应用三个重要领域:一是发布“万千百”智能基座;二是发布三大人工智能基地;三是发布23款AI+产品及20个AI+DICT行业应用。
而中国通信则发布了首个面向运营商增值业务的AI大模型——鸿湖图文大模型,为运营商增值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联通发布了元景“1+1+M”大模型体系,即1套基础大模型、1个大模型底座、M种行业大模型的大模型体系,以夯实其在大模型竞赛中的核心技术能力。
图源:网络
此外,为缩短元景大模型与产业之间的距离、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中国联通还发布了元景大模型MaaS平台。该MaaS平台主打“三大服务、三大特性、四个开放”,将为企业提供更懂行业的MaaS服务,助力千行百业的“职业技能”快速构建,包括行业大模型、企业大模型及专属应用。目前,中国联通已布局服装、汽车、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电力、钢铁、矿山、纺织轻工、港口、化工等十大行业大模型,与多家头部企业共研共创取得显著成效。
在算力层面,中国联通已经布局了1+N+X的智算网络,智算总量达到10EFLOPS,以“一市一池”的模式覆盖200+城市,实现多样性算力一体化供给。
而中国电信在大模型上则是形成了“1+1+1+M+N”的大模型布局,包括1个智算云底座、1个通用大模型底座、1个数据底座、M个内部大模型、N个行业大模型。当前,中国电信已打造通用基础大模型底座,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多模态四大能力,并率先实现开源。
基于通用大模型底座,中国电信面向政务、教育、交通等垂直领域推出12个行业大模型,在基层治理、智能客服、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已赋能超过600个项目。就在今年5月,中国电信发布了业内首个支持3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语音识别大模型——星辰超多方言语音识别大模型,是国内支持最多方言的语音识别大模型。
此外,中国电信还推出“星辰MaaS平台”,提供算力、算法、数据、工具等一站式大模型研发、应用等服务。而在智算资源方面,中国电信规划并建设全国“2+3+7+X”公共智算云池,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建设两大万卡智算集群,算力总规模持续领先。目前,中国电信通用算力覆盖了280个城市,边缘节点数量超过1000个。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从三大运营商一系列的举措来看,不管是在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还是智算中心和MaaS平台的布局,不难发现三大运营商的最终目标还是欲通过打造纵深、垂直的行业大模型,以实现场景化和商业化的快速落地,为其业务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新的商机以及注入新的活力。
“卷”向大模型,三大运营商的一时狂热?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人工智能(AI)作为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核心生产力,其所带来的创新增量价值引人注目。而且自2023年以来,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掀起一场全球性人工智能的革命新浪潮。
在此背景下,三大运营商大举进军大模型赛道,不仅是对技术趋势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未来市场布局的深思熟虑,是布局AI时代的战略选择。
运营商作为新一轮AI技术变革中的关键角色,其本身在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等方面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AI赛道上抢夺先机,以实现运营商业务新的突破和创新。
众所周知,AI时代下,尤其是随着AI大模型的兴起,促使海量数据不断涌现,进一步刺激了对高性能算力、高价值数据、高标准算法等基础设施需求的日渐增长。而运营商作为基础设施和数据传输的提供者,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和网络资源,能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高品质的云、网、算力等需求,从而赋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在物联网和5G技术的推动下,运营商拥有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为大规模的数据流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次,“东数西算”工程通过大模型的应用,提高了算力资源使用率,而运营商依托高速网络,并利用自身在云基础设施、资源调配等优势,提供普惠的公共算力服务,加速AI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深度。此外,数据安全对于国计民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运营商提供的全栈自主、可信可靠的服务能有效打消这些领域对大模型的安全顾虑。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三大运营商入局AI大模型领域,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长期的积累和布局。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三大运营商早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并基于对产业AI化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AI技术储备和算法能力等,为其在大模型技术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写在最后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技术的演进升级以及研发力度的持续加码,这场关于AI大模型的竞争只会愈演愈烈。而运营商作为数字中国的主力军,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将进一步推动大模型的发展,以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人工智能的场景化和商业化落地。未来,三大运营商谁又能在这场激烈的AI竞技赛中杀出重围?还有待时间的考量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