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关税政策的落地,出海企业正面临紧迫的转型需求,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既有的业务模式。
“不出海,便出局。”早已成为安防行业的共识。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内安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的驱动下,出海已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安防企业的战略选择,各企业发挥产能优势、形成产能链条,致力创新、打造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受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各区域文化环境/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会给出海的安防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阻力。而近日,全球经济格局就激起了千层浪!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最新的关税政策。根据新政,美国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加征的20%关税,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飙升至54%。不仅如此,美国还取消了“800美元小额豁免”政策,将征收30%的关税或者25美元每件的关税(6月1日后将上升至50美元每件)。
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这一政策组合拳的影响是双重的。传统大宗商品出口面临更高关税壁垒,而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的“小批量、多批次”出口模式也受到直接遏制。
随着政策的落地,出海企业正面临紧迫的转型需求,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既有的业务模式。在此背景下,安防行业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关税“组合拳”重击,安防出海遇危机
在安防行业中,中国安防产品在全球市场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价格优势则是中国安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竞争力之一。作为全球安防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之一,许多中国安防企业是以低价策略来打开美国等海外市场,通过大规模生产和精细的成本控制,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将安防产品推向美国等市场。
然而,此次关税的大幅提升,如同一把利刃,直接刺向了这些企业的利润核心。在原本20%关税的基础上新增34%的关税负担,迫使这些安防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试图以此维持原有的利润空间。但此举也会让本就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残酷,产品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市场竞争力急剧下滑,从而导致销量大幅下降。
面对关税压力,一些安防企业为规避风险,选择将产能转移目光投向劳动力成本低、投资环境宽松的东南亚国家,期望借助当地关税优惠政策降低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然而东南亚也未在此轮风波中幸免,如印尼、泰国、越南均被征收超过30%的对等关税,使得企业“转移产能”策略失效。
此外,除了直接的成本增加和价格竞争力下降,关税政策的变化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在物流方面,由于清关流程变得更加复杂,货物的运输时间延长,物流成本也相应增加。许多安防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物流方案,寻找更加高效、成本更低的物流渠道,但这并非一蹴而就,在调整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货物积压、交付延迟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客户满意度和企业信誉等。
安防出海破局之道:从“被动承压”到“主动进化”
毫无疑问,关税政策这柄“重锤”已然落下,对中国安防出海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过这一政策带来的,也绝非仅仅是挑战的阴霾,同样潜藏着发展的机遇曙光。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中国安防企业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全球化布局,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本土化运营与供应链优化以及技术升级与品牌化突围等策略,在困境中敏锐地捕捉到新的增长点,实现从“被动承压”到“主动进化”的转变。
正所谓“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显然是不明智的。在当前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安防企业应将目光投向其它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寻找新的蓝海。在一场行业会议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安防企业出海的重点国家选择除了美国外,还包括欧洲、西法、巴西/南美、韩日、中东等国家与地区。”
比如中东地区,该地区的安防需求具有鲜明的特点,定制化需求显著。由于宗教文化的影响,当地对安防系统的设计和功能有着特殊要求。一些宗教场所需要隐蔽式的安防系统,既能保障场所的安全,又不会影响宗教活动的进行。对此,安防企业可以针对这些特殊需求,开发定制化的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符合当地文化和使用习惯的产品。
与此同时,伴随着近年来中国安防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攀升,出海模式也逐渐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迈向更深层次的本地化研发、制造与服务。中国安防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出口,而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通过构建本地化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基地与全周期服务体系,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服务响应等多个维度实现本土化扎根,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安防解决方案与优质服务体验,同时也能够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道,“品牌化是安防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安防出海企业亟需打破“价格战泥潭”的思维定式,通过构建品牌护城河实现价值链攀升。这种战略转型不仅意味着从“薄利走量”的粗放模式转向“品牌溢价”的价值深耕,更要求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基石,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在目标市场形成可持续的品牌虹吸效应。
因此,在技术革新维度,安防企业要构建起“研发驱动增长”的核心逻辑,持续突破AI智能算法、生物识别等核心技术,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矩阵,形成“产品溢价-研发投入-技术升级”的良性循环,在高端安防市场占据话语权。
写在最后
54%的关税对中国安防行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这要求中国安防企业要跳出传统的“价格战”红海,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深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与全球化布局,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机遇,方能在逆境中实现突围,为全球安防市场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