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建设智能煤矿已成为了大势所趋,也是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煤矿智能化的渗透率将会越来越高,其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与成熟,给煤矿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模式变革,智能煤矿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其效率、效益均得到同步提升。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758处煤矿建成165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国家首批煤矿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中,47处达到了示范建设预期效果,煤矿智能化建设减人增安提效效果日益显现。
显然,搭乘数字化发展的快车,我国煤矿行业正向智能化加速迈进。
科技赋能,煤矿智能化是必由之路
煤矿开采现场烟尘飞舞,重型机器声音轰鸣……煤矿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其生产方式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作业,现场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工人们面临着诸多未知风险和安全隐患,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手段,各种瓦斯爆炸、塌方等事故易发;加上传统煤矿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支持生产和管理工作,导致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开采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痛点。
于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5G等各种信息技术,给煤矿装上“最强大脑”,提升煤矿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作业水平,建设安全、绿色、高效的智能煤矿,成为了煤矿行业的必由之路。
自动化、信息化生产: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种智能化设备,通过自主感知、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手段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通过智能机械进行矿井开拓、掘进、采煤等作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事故风险。
设备监测及预测性维护:通过物联网、AI等技术,可以实现监测煤矿中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作业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云端/边缘端进行分析、处理和预测,提前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数据分析与增强决策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对智能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为矿业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比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企业可以优化出产方案、预测市场需求、改善产品设计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优化和调度资源配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和处理矿产资源,包括矿石开采量、质量等关键指标;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优化矿产资源的利用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安全监控与预警管理:采用智能化的全方位安全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AI等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矿井内的各种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噪音等,以实现危险源的自动识别和预警,提高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同时也防止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人员的定位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和AI技术,可以对矿工进行实时定位和管理。例如,通过AI算法和智能识别技术对矿工的身份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等。
降低能耗:通过各种智能化手段,优化煤矿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方式,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符合现代工业的绿色环保理念……
总言之,在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提高了煤矿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了矿工的安全,为矿山企业带来了新的数智化未来,推动了煤矿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利好政策加持,智能煤矿市场前景可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煤炭作为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矿智能化建设。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发展目标,其中提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2021年,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
2022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提出煤矿和非煤矿山机械化、智能化的具体要求。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带动煤炭安全高效生产。
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以及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煤矿智能化加速建设,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煤矿智能化市场规模达到427.1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为654.0亿元,2022年产业规模为405.8亿元。
当下,智能化、数字化正在加速重构各产业格局。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建设智能煤矿已成为了大势所趋,也是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煤矿智能化的渗透率将会越来越高,其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