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这场将前沿算法与情感陪伴结合的玩具热潮中,AI技术与传统玩具的深度融合,为玩具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开创出“技术理性”与“情感价值”共生共荣的商业新范式。
马斯克前女友Grimes联合初创公司Curio,推出售价99美元的AI毛绒玩具,一上市就迅速售罄;
字节跳动的中秋礼包中,包含了一只火山引擎的AI陪伴玩偶“显眼包”,二手价格炒到499元;
售价40美元的特斯拉的玩具机器人,不到24小时就售罄,甚至在二手市场已经炒到1300美元;;
卡西欧推出的AI宠物玩具Moflin,一发售官网就断货,二手网站上更是炒到了上万块……
可以看到,当下AI技术正在以极具创意的形式重塑消费市场的价值逻辑。而在这场将前沿算法与情感陪伴结合的玩具热潮中,AI技术与传统玩具的深度融合,为玩具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开创出“技术理性”与“情感价值”共生共荣的商业新范式。
600亿美元市场加速“狂飙”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跃迁的当下,AI玩具赛道正以前所未有的炽热姿态引爆全球科技产业。从最初简单的智能互动玩具,到如今深度融合先进的多模态感知算法与生成式大模型的高端智能伴侣,AI玩具正经历着颠覆式进化,其市场发展正日新月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根据咨询公司IMARC集团的数据显示,2024年AI玩具市场规模已达181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该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美元,其中亚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另外,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1月AI技术带动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达6倍。尤其是在当下大模型火热氛围的影响下,AI玩具对全球玩具产业都将带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而这些直观的数据,从不同维度、各个层面,无不淋漓尽致地彰显着AI玩具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三大趋势点燃AI玩具赛道
在AI玩具这股迅猛发展的热潮背后,其中AI技术扮演着核心驱动力的角色,不仅重构了传统玩具的科技属性,更以算法内核赋能智能交互体验的迭代升级,为玩具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和个性化服务。
当下,AI玩具赛道的竞争正逐渐浮现出三大趋势,即大模型下沉、芯片端侧优化以及垂直场景深耕。这三大趋势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AI玩具行业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大模型下沉,巨头引领技术普惠
近年来,得益于大模型训练效能的持续优化与硬件成本的显著下降,模型服务的降价、免费及开源化正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尤其是头部科技企业正通过技术开放平台、标准化工具链等创新举措,不仅使得人工智能开发走向“全民可参与”的技术普惠时代,更催生了智能家居、AI玩具等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爆发,构建起产业赋能的立体网络。
而这一变革不仅推动人工智能领域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降低技术接入门槛,吸引海量用户与开发者涌入,加速AI技术的规模化普及与场景化落地。同时,行业格局也在发生深刻重构,倒逼企业探索流量转化、生态构建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发展路径。
其中,在AI玩具领域,基于大模型的深度语义理解、多模态交互等能力是玩具厂商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但这对于一些中小厂商而言,其难以独立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算法研发和模型训练。
因此,在AI玩具竞争的大模型下沉趋势中,通过利用头部企业的技术开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开发门槛,也丰富了AI玩具的功能与种类,共同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变现的完整产业链,最终推动AI玩具从单一硬件产品向“软硬一体+持续服务”的生态化方向升级。
一方面,通过借助头部企业强大的技术力量,玩具厂商能够更专注于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场景落地等,再借助平台提供的成熟大模型技术,快速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AI玩具,推动AI玩具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激活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基于大模型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情感分析等能力,除了常见的智能对话、故事讲述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AI玩具中,也涌现出更多具备个性化学习、健康监测、AR/VR互动等多种功能的AI玩具。
2.芯片端侧优化,降低开发门槛
在AI玩具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其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不仅来源于消费者对AI交互、个性化学习等创新功能的需求升级,也得益于端侧AI芯片技术的突破,具备AI算力与连接属性的端侧SoC芯片,作为实现大模型轻量化部署的关键载体,正在重构智能玩具的硬件底层架构。
当前,芯片端侧优化的演进趋势,主要由芯片厂商与模组厂商协同推动,双方在算力集成、功耗控制及端云协同等技术维度展开深度创新,极大地简化了AI玩具的开发流程,同时显著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硬件空间,为AI玩具设计提供更高的灵活性,进一步加速了AI玩具的智能化迭代进程。
例如,瑞芯微RK3576、RK1808、RK3562等芯片覆盖从基础交互到高阶AI功能的智能终端市场需求。搭载瑞芯微RK3576的桌面机器人为例,可以支持大小屏同显或异显,实现视频通话、远程看护、远场近场语音交互、AI数字人、表情机器人等多种AI智能化功能。
又如广和通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该方案深度融合豆包等AI大模型、内置广和通Cat.1模组,助力智能玩具实现AI化升级。该解决方案无需外接MCU,即可实现音视频及图像传输、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为AI玩具的创新发展开辟新思路。而且广和通AI玩具解决方案通过火山引擎接入DeepSeek开源模型,满足AI玩具场景在多模态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教育功能等方面的需求,为儿童AI玩具市场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和智能化升级。
3.垂直场景深耕,挖掘细分需求
此外,在AI玩具赛道的竞争中,垂直场景深耕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趋势的本质是行业从“泛用性功能堆砌”转向“精准需求满足”,通过聚焦精准的用户群体(如低龄儿童、银发群体)或应用场景(如早教启蒙、情感陪伴),深度结合行业Know-How,打造高壁垒的差异化产品,从而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局。
从精准定位用户角度来看,不同的垂直场景对应着不同的用户需求。与通用型AI玩具相比,针对特定场景的AI玩具在解决用户痛点问题上更具优势。例如,针对孤独症儿童的AI玩具,可以利用先进的情感识别技术和行为分析算法,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陪伴和干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交互动与情感表达。
而且,随着不同垂直场景的挖掘和开发,越来越多的潜在用户也被吸引到AI玩具市场中来,比如AI玩具在银发陪伴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针对老年人的AI玩具,可以集成健康监测、紧急呼叫、娱乐陪伴等功能,满足老年人在健康管理与情感陪伴方面的需求,从而开拓出全新的市场领域。
写在最后
当下,AI玩具产业的变革浪潮正以多维技术融合之势重构行业生态。大模型下沉让更多玩具厂商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为AI玩具注入强大的智能内核;芯片端侧优化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AI玩具的生产更加普及和高效,让更多创意能够转化为实际产品;垂直场景深耕则让AI玩具更加贴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持续突破与迭代,AI玩具将迎来形态与功能的突破性创新,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改变,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